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隔代教养已经成为一个常见的社会现象,由隔代教养产生的家庭矛盾,也成为当下中国家庭最主要的矛盾之一。教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隔代教养下三代人的情感与理性交织在一起,代际矛盾不可避免。尤其在完全隔代教养家庭中,孩子的教养责任完全由祖辈承担,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也就成了实际意义上的留守儿童,因为家庭中父母角色的缺位,很容易出现不良亲子关系问题。这种状况不仅在农村,在经济水平较差的城市社区也很常见,因此隔代教养背景下城市留守儿童亲子关系问题亟需解决。目前对于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的研究多集中在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在社会学领域尤其是社会工作专业角度的研究比较少。笔者通过在重庆市T社区实习,了解到该社区存在很多的隔代教养家庭留守儿童,经过调查和访谈,发现隔代教养家庭留守儿童或多或少都存在亲子关系问题。因此笔者从T社区留守儿童家庭中选取了一个典型个案,希望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方法对该个案亲子关系问题进行介入,帮助个案家庭恢复良好的亲子关系和代际关系,缓解家庭矛盾,提高案主家庭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个案介入,总结相关的实务经验,为隔代教养背景下城市留守儿童亲子关系问题的解决提供相应的借鉴。本研究首先运用访谈法、问卷法总结分析了城市留守儿童亲子关系问题的表现形式和原因,再通过案例研究具体分析个案家庭不良亲子关系的原因:家庭沟通功能失调、家庭成员角色错位和案主自我认知偏差。然后运用家庭系统理论和冰山理论对这三个问题进行分阶段的介入,再通过亲子关系量表对比和访谈评估个案服务的成效。最后总结个案服务的经验和笔者的反思,并对社会工作如何介入隔代教养下城市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提供相应的思路。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笔者认为当前城市留守儿童不良亲子关系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亲子关系隔阂、亲子关系疏离和亲子关系冲突。其主要原因为:父母没有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隔代教养人没有担任亲子沟通的媒介以及留守儿童因为长期留守出现了相应的心理问题等。通过个案服务和资料分析,笔者认为在隔代教养背景下城市留守儿童亲子关系问题本质上是互动问题,因此在问题分析时不应该运用线性因果关系而是使用互动因果关系来分析,在介入中也不能忽视亲子关系的中介因素—祖辈。在个案介入中,应该从多角度进行切入,不只是着眼于亲子关系,更应该从父母角色意识、案主心理问题考虑。最后从社会工作角度介入隔代教养背景下城市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个案层面的家庭社会工作、小组层面的团体工作以及从学校、社区和社会角度联动机制的搭建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