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腐败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它的存在使得各国人民产生对政府的信任问题,冲击政权合法性。而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会抑制投资,使得社会的交易成本和政府的行政成本增加。各国学者都试图找出腐败的成因,而经济学领域对腐败的研究也从开始的经验性研究转向实证研究。
本文回顾了经济学领域对腐败成因的研究,总结出理论研究和目前的实证研究着眼点,大多数研究都是单独考察经济因素或政治因素对腐败的影响。在总结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一些现实世界的经验,本文给出了自己的理论框架,笔者认为单独考虑政治或经济因素都是片面的,文章提出采用一个交叉项DEMOi;t*Efi;t来考察他们对腐败发生的交互影响。此外,本文还引入虚拟变量来度量文化因素对腐败成因进行考察,这也是本文的一个创新之处。
本文运用全球93个国家2000年至2007年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经济自由度、民主程度、社会发展、文化等社会经济因素对腐败的影响。通过运用固定效应、随机效应模型和虚拟变量方法,我们发现,经济自由程度的提高会减少腐败的发生率,而民主程度的提高对腐败的影响更为明显,民主化程度上升1%至少会带动腐败指数下降0.2%左右:本文还考察了经济和政治因素对腐败发生的交互作用,发现在经济自由化程度低的时候,越民主反而越腐败;而体现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人文指数的提高会降低腐败水平,但是它的影响大小和社会稳定程度有关。我们还发现腐败的发生呈现明显的地域和文化特色,儒家文化可能拥有最好的抑制腐败的力量。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一个创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