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李梦阳、何景明为典型的前七子复古诗学的文化阐释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ranwe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的文学史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史,这样做导致的一种不良后果就是使那些没有在文学史上独放异彩的文学活动隐而不彰。明代“前七子”的诗文复古运动就是这种“以成败论英雄”的文学史书写模式的牺牲品。本文认为复古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文论史上不断登场,绝不是徒劳无益的庸人自扰,它实关涉到古人对文学的独特体验,即有一种“卫道”、“求真”的意味在里面。之所以选取明代“前七子”为论题,是因为对这一段的研究向来纠缠不清,褒贬不一。而且这一段又和此后的各个流派有着复杂的关系,如果搞不清“前七子”的诗学复古理论,对其它各派的理解也恐怕难以透彻。本文正是想以此为一个突破口,深入探讨一下复古诗学内部复杂的心理机制,从而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而且在当下解构主义盛行的时代,如果我们能够认真对待古人的复古意识,我们就会发现精神现象的复杂性,就会以古为镜,照出我们当下诗学理论的优缺得失,以便给我们现在的诗学理论一些启迪作用。在具体研究的过程中本文力图避免之前那种贴标签的方法,即认为主张变革的就是“进步”的,主张复古的就是“落后”的。而是采取文史哲互通的“文化研究”的视角,先尽可能真实地勾勒前七子复古运动兴起的历史语境,然后再细细体味他们复古运动的真实旨趣,描述其来龙去脉。本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分析“前七子”诗文复古运动兴起的历史语境。分三节,第一节是讲他们兴起之前“寰中士大夫皆为君用”的历史语境。简单介绍在“前七子”复古运动兴起之前由于政统和道统的横加干涉,使得“诗道”迷失了正途,这集中体现在明初“台阁体”和“性气诗”的盛行上,而“前七子”的复古运动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对这种畸形的诗道观的颠覆。第二节是讲他们兴起的历史契机。这主要指“前七子”的复古运动之所以在弘治朝蔚为壮观,是和弘治朝宽松的政治环境及弘治皇帝的励精图治密不可分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上右文兴治”的结果。是弘治皇帝的励精图治重新焕发了儒家士人积极承担完善人和完善社会的救世意识,复古运动一定程度上就是士人救世意识膨胀的产物。第三节是讲他们兴起的学理基础,“不复古文安复古道”。主要讲前七子的复古运动绝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他们想借文学来介入现实生活。在这里诗文只是一种介入策略,其终极旨趣在于改革当时的社会弊病,重整明代王朝。第二章从横的方面具体谈论他们复古诗学的各个方面。第一节是“情之不真,不能动人”的物感说,主要讲他们对诗歌“感物吟志”本质的回归。第二节是“言之不文,行之弗远”的比兴观,主要讲他们对诗歌形式方面的重视。第三节是“陈诗以观风”的功能观,主要讲他们重视诗歌的终极旨趣是它可以观风俗之盛衰。第四节是李梦阳“真诗乃在民间”的兴叹说,主要讲他们对诗歌创作实践的反省及其对之后诗学流派的启发。第三章从纵的方面剖析他们复古诗学不断演进所经历的三个阶段。这一章实是对上一章的补充,就是从历时的角度来看他们的复古诗学逐步演进的艰难历程,其中也能透露出他们复古运动可能释放出的巨大的空间。第四章分析他们复古诗学失败的历史原因。主要包括一政治之摧残,主要讲政治之迫害对于他们复古运动的直接打击。二阳明学之诱惑,主要讲士人面对变换了的时代面前如何自处以及这种自处对于文学的负面影响。三科举时文之累,主要讲当科举成为士人的一种身份认同后它与诗文创作的复杂关系。总体而言前两个是显性的,第三个是隐性的,它们共同促成了“前七子”复古诗学“其兴也速”、“其衰也骤”的历史命运。
其他文献
公务员诚信档案建设有利于健全公务员诚信体系的基本架构, 强化公务员诚信管理制度的权威性, 形成严格客观的公务员诚信他律机制, 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 公务员诚信档案
<正>2015年5月9日,俄罗斯在红场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尽管在乌克兰问题的阴影之下,西方政要尽皆缺席,但是在那一刻,红场依然举世瞩目:传说已久的新型T-14"阿玛
新《课程标准》也对我们提出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的个性化教学,是
为改善原始图像清晰度差、提高图像视觉效果,采用空间域图像滤波方法。该方法相比时域滤波方法,虽然算法复杂,但可使图像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运用MATLAB软件对原始图像进行
推导了突发误码模型下,比特块产生差错的概率、检测出差错块的概率和检测效率的数学表达式,模拟并分析了不同EDC所能检测的最大误码率(饱和误码率)和最低检测效率,得出2&#215
被贴上“鸳鸯蝴蝶派”标签的民初上海文人群体,面目模糊不清,身份难以定位。本文尝试以人际关系网络作为文人群体研究的切入口。首先,辨析“鸳鸯蝴蝶派”名称的源起以及词义
本文介绍了误码的概念和产生的机理,分析了误码的分布。并参考ITU-T建议G.826,讨论了基于“块”概念的数字光纤通信系统误码测试方法。
期刊
史铁生带着自已沉重的残疾肉身,在“写作之夜”的无边黑暗中,从自身的生存体验出发,走进残疾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诉说他们的困境与苦难,并以此逐渐深入到对整个人类存在处境
本论文分五章,逐步探讨余怀家世、生平、著述及交游等情况,开启余怀研究全面进程。第一章,对其字祖籍、家世进行初探。第二章,以年谱为体,梳理其人生平。探讨如他这样的知识
企业资源计划(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软件系统,融合了计算机的信息技术和管理领域的具体业务,为企业参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提供了有利的支持。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