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草甸退化指示物种黄帚橐吾的菌根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wsx19781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为菊科橐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高寒草甸常见的一种毒杂草。在干扰较大的退化草场中,形成明显的优势种群,被认为是草地植被退化程度的指示物种。近年来,该物种在高寒草甸过度放牧生境中的大量扩散已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与生态问题。目前,关于黄帚橐吾种群特征、生活史对策等生物与生态特性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探讨其种群扩散途径和机理奠定了基础,但对与其生长、竞争及扩散等密切相关的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M)真菌的研究仍近乎空白。黄帚橐吾根系AM真菌群落构建与其种群扩散有什么关系?黄帚橐吾根系AM真菌如何响应非生物因素的影响?AM真菌是否参与了黄帚橐吾的扩散?基于这些问题,本文调查了野生黄帚橐吾的种群扩散过程中AM真菌群落组成的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探讨了光照强度与土壤肥力对人工构建的黄帚橐吾种群与AM真菌共生关系的交互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调查黄帚橐吾根系AM真菌群落构建与其种群扩散间的关系,本研究分析了四个不同黄帚橐吾种群密度的斑块(无黄帚橐吾,低密,中密与高密斑块,分别代表种群扩散程度)中黄帚橐吾及其邻体植物根内AM真菌的群落组成及谱系模式。结果表明,黄帚橐吾的扩散显著地改变了以上两个根系统中AM真菌群落的组成。AM真菌群落不但与植物物种组成、磷的可利用性与土壤碳氮比显著相关,而且也很好地拟合了中性理论。在无黄帚橐吾斑块中AM真菌群落的谱系结构是随机的,而在三个黄帚橐吾斑块中其谱系结构是聚集的,说明当毒草黄帚橐吾出现时,驱动AM真菌装配的主要生态过程由随机过程转向环境过滤。(2)为了阐明黄帚橐吾根系AM真菌对非生物因素的响应机制,通过三年黄帚橐吾的盆栽控制实验,研究了在两个黄帚橐吾密度下光照强度与土壤肥力对其根系AM真菌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黄帚橐吾的密度对所有AM真菌变量均无显著效应;遮阴减小了AM真菌在根内的侵染率,施肥降低了AM在土壤中的菌丝长度。在该研究中,共发现了10个形态种及15个分子种。遮阴与施肥均降低了根内AM真菌的物种丰富度,但对土壤孢子丰富度影响不显著。施肥与遮阴对AM真菌的丰度及多样性具有叠加的负效应。此外,孢子群落与根内AM真菌群落对处理响应是不一致的,表现为根内AM真菌群落较土壤孢子群落对处理更为敏感。以上结果表明黄帚橐吾的扩散不但改变了自身及其根系中AM真菌群落的物种组成,而且改变了驱动AM真菌群落装配的主要生态过程;施肥与遮阴两者均可弱化黄帚橐吾与AM真菌的共生关系,但二者却有着不同的效应强度。本文的发现暗示了黄帚橐吾的扩散程度、土壤肥力与光照强度可能通过调控黄帚橐吾与AM真菌间的共生关系,间接地参与了黄帚橐吾种群的形成。本研究首次系统地报道了黄帚橐吾的种群扩散与AM真菌群落装配的关系,阐述了光照强度与土壤肥力对黄帚橐吾与AM真菌共生关系的影响机制,为进一步研究AM真菌与黄帚橐吾种群形成的关系,以及从菌根真菌的角度理解黄帚橐吾的扩散机制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改编曲,由古至今不胜枚举,巴赫、贝多芬、莫扎特、维瓦尔第等人都曾热衷于改编自己或他人的作品,钢琴大王李斯特更是一位卓越的改编大家。十八到十九世纪为了顺应澎湃的音乐潮流
信息时代的到来,促使计算机进入千家万户,数码技术得到普及,艺术家利用数码技术对版画艺术有了更多的尝试,使艺术向更深的层次发展。综合版画中数码版画的应用是艺术界未经打磨的
<正>目前,藏羚羊分布区估计约100万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我国西藏、青海和新疆三省(区),四川也有少量分布。藏羚羊在西藏栖息面积占其栖息地总面积的57.7%,主要栖息于藏北的羌
以新鲜的云南香水菠萝(Ananas comosus(Linn.)Merr)和海南火龙果(Hylocereus undulates Britt)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菠萝火龙果复合饮料的制作工艺参数,并初步分析了稳
保险交易双方对于保险惯例存在截然对立的看法,其背后隐藏着习惯和制定法互动关系的论辩。不能忽略保险交易的性质、环境和条件,简单地给保险惯例贴上霸王条款的标签,并且不
miRNA做为一种非常重要的非编码蛋白的RNA,广泛存在于植物、病毒、哺乳动物当中。因其在细胞增殖、细胞死亡、肿瘤发生和哺乳动物细胞生长中重要的调节功能,其检测技术也受到
大量低渗透油藏开发实践表明,油井动态特征与储层物性和裂缝分布有关,研究天然裂缝和注水诱发裂缝分布对注水开发井网调整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将油水井见水周期、水线推进速度、
用溴离子选择性电极可同时测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TAB,TTAB,CTAB,OTAB水溶液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反离子缔合度(K)。测定结果表明,采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方法(ISE)和电导法
目的:评估微创手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鳃裂囊肿的方法的可行性。背景:鳃裂囊肿是头颈部肿瘤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属于先天性疾病,病因机制不甚明确,根据发病来源将其分为四类,其中第二鳃
扩散渗析作为一种以浓度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由于其具有操作简单、低能耗、无二次污染等优势,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产生废酸碱的领域:钢铁工业、钛材加工、稀土工业、钨矿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