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中国热”,“学习汉语,走进中国”成为越来越多外国人的选择。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首先,笔者说明了对外汉语教学指导部门和各教学机构所设置的课程模式,并论述了对外汉语口语课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然后,笔者指明了优秀的教学设计是提高汉语口语教学质量的前提,并略述了有关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笔者以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马箭飞主编的《汉语口语速成—提高篇》中的第十二课《我们生活在人群里》为蓝本,做出该课的教学设计,并剖析了本教学设计的理念基础、实践意图以及预期目标。该教学设计遵循并贯彻“主题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在真实的交际状态下,语言输入形式的多样性,尽可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为了使这一教学理念科学、有效地运用到语言课堂教学中,笔者阐释了在其具体操作实践过程中采用的“六-T”法。这一模式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所尊崇的“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上“教师少说,学生多说”的教学原则。该设计争取使教学对象能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尽可能牢固地掌握汉语口语,以期提高口语教学设计的质量和水平。笔者接着从教学指导思想、语料选取以及编写体例等角度分析了教材和教学内容;从留学生的一般情况、学习动机以及他们在课堂上发言的情况分析了教学对象;从汉语口语课的技能性以及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角度等方面对课型进行了分析;最后,笔者还分析了多媒体等教学技术的使用对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本文研究难点在于教学执行流程的设计,包括口语课堂上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操作方法的展示以及设计意图的剖析。笔者根据教学内容从认知领域、技能领域、情感领域等三方面设置了教学目标,说明了教学课时以及教具的使用。接着,笔者阐释了教学的重难点,并分课时设计了有关生词、课文、练习等具体的讲练方法。接着,笔者说明了“主题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并针对课堂授课情况以及学生的反应,从语言点的讲解和操练、教师的语言、板书设计、多媒体应用、时间安排等方面做了深刻的试教反思。最后,笔者呼吁创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模式,并说明了该口语课程教学设计还有很多缺点和不足之处,以期在今后的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能有所改进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