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蓝毒(Vaccinium spp.)产业的迅速发展,市场对蓝莓苗木质量以及蓝莓的多用途培养日渐关注。光照显著影响苗木生长发育、光合作用等方面。本研究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作为光源,设置红蓝(3R1B)、红蓝绿(3R1B+G)、白光(W)和温室常规光照(CK)四个处理,以’莱格西’(Legacy)蓝莓苗作为试验材料。系统地分析了光质对于蓝莓幼苗生长发育、矿质养分吸收分配,以及光能利用特性等的影响,旨在明确不同光质对蓝莓幼苗矿质元素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为不同光质条件下高效育苗配套管理技术的建立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红蓝和红蓝绿光能显著促进蓝莓幼苗的生长(P<0.05),其中红蓝绿光的生物量(5.33±0.30 g/株)比对照增加了 87%;红蓝和白光下蓝莓幼苗叶片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 30%和20%,但显著降低了幼苗中叶绿素(Chl.a+b)的含量,分别降低了 60%和30%。2、红蓝和红蓝绿光显著促进了蓝莓幼苗地上部分各矿质元素的积累(P<0.05),但降低了各矿质元素的含量。其中红蓝绿光提高了常量元素(Ca、Mg、Na)的积累量,均比对照增加了 60%以上;Mn元素含量在红蓝和红蓝绿光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红蓝绿光比对照降低了 5 0%。3、红蓝和红蓝绿光改变了矿质元素在蓝莓幼苗不同器官的分配,红蓝光增加了N、Na、Zn元素在叶片的分配比率,增加了其他元素在茎或根系的分配比率。且常量元素(Ca、Mg、Na)与蓝莓幼苗的生物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979、0.909、0.986)(P<0.01)。4、红蓝光显著提高了蓝莓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P<0.05),在红蓝光下的蓝莓幼苗Pn最大(6.37±0.27μmol CO2 m-2s-1);在日变化中,红蓝光主要提高了下午的Pn、Gs和Tr,但降低了胞间CO2浓度(Ci),表明蓝莓幼苗净光合速率的变化主要受气孔因素的限制。5、红蓝光提高了蓝莓幼苗叶片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降低了叶绿素潜在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且Fv/Fm、ΦPSⅡ、qP与叶绿素均呈显著正相关(r=0.934、0.902、0.816),NPQ与蓝莓幼苗的株高呈显著正相关(0.826)(P<0.05)。6、红蓝光使蓝莓幼苗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及叶绿素含量均下降,表明光质下两者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植株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与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