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静动弹塑性损伤模型及在大坝分析中的应用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9次 | 上传用户:shulili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混凝土损伤敏感性和率相关的动态特性,建立了考虑多轴损伤破坏的混凝土各向异性弹塑性损伤模型和能量基率相关动力损伤模型,并将建立的模型应用于200m级重力坝和300m级高拱坝静、动损伤响应分析和抗震安全评价。为反映混凝土损伤的单向效应特性和揭示其相应的拉、压破坏机理,对损伤进行了拉、压分离;对三个主方向按拉、压状态用三个不同的损伤破坏函数来表征其破坏准则,准则中反映了损伤量对混凝土拉、压强度和刚度的劣化作用。利用能量等效原理推导得到率相关动力损伤模型,模型可较全面地反映应变率对损伤演化的影响。应用于混凝土大坝的静、动损伤响应分析,得到的结果可解释大坝损伤模式和动力作用下的渐进破坏趋势或潜在破坏模式。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混凝土损伤模型可有效地进行高坝抗震安全评价。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一方面,建立了不仅可描述多轴受压损伤破坏、而且还可考虑多轴拉伸损伤破坏的多轴损伤破坏准则,考虑损伤的各向异性特点,进一步建立了各向异性弹塑性损伤模型。该模型用于混凝土结构破坏分析可有效判断混凝土的拉伸和压缩破坏,而对实际大坝而言,由于采用了较高的抗压安全系数,建立拉伸破坏准则的工作将更有意义,因为这对混凝土大坝的安全更为不利。 由于单轴损伤演化方程难以准确度量多轴应力状态下的损伤程度,本文引入了多轴破坏准则对应的破坏面,建立了反映当前应力状态的三轴影响因子,基于符合混凝土实际变形和破坏特点的单轴损伤演化方程,建立了混凝土多轴损伤演化方程,从而解决了多轴情况下的损伤度量问题。进而将所得到的损伤主量应用于多轴弹塑性损伤破坏准则中的对应方向,以分别反映对拉、压强度和刚度劣化的影响。 另一方面,针对混凝土动态特性对损伤的影响,基于能量等效原理推导得到了动力损伤模型,该模型较全面地反映了应变率在损伤演化中的影响,包含了软化阶段和硬化阶段有损伤演化的情况;同时对李庆斌根据不同应变率下混凝土动、静应力—应变全曲线具有几何相似特点推导得到的动力损伤模型做了讨论。对这两种动力损伤模型应用于混凝土大坝的静、动损伤响应分析并进行了量化比较。应用于Koyna坝的静、动损伤响应分析结果和大坝的实际震害情况比较相符;研究发现,在地震作用过程中利用损伤指标判定结构的损伤破坏要比用应力指标清晰和明显,因为应力指标随地震作用会有波动,而用损伤作为内变量累积则能体现大坝抗震薄弱部位的损伤发展和渐进破坏进程。进一步比较了率无关、率相关损伤模型对大坝地震损伤响应的影响。然后,分析了高重
其他文献
《公共关系学》是中央重大决定在文秘、外宾、市场营销等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占36学时。教材由各省、市、自治区电大选定,并负责讲授命题,根据这一精神,我们选择中国公共关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能正确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采用传输矩阵法研究了石墨烯谐振腔在一维周期结构中的吸波特性.在700~950 nm波段,通过改变不同介质的尺寸、入射角大小以及电磁波模式等参数,分析了吸收频点及吸收峰值的变化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天然林区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8 OLI_TIRS多光谱遥感影像,结合森林资源野外调查数据,提取森林类型纹理、光谱特征参数,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输入量,利用K-折
地下铁道的修建对城市既有建筑环境具有潜在的威胁,地铁线路往往沿城市主干道方向布设,不可避免地将穿越大量的地下管线。地铁施工必然扰动周围地层,致使邻近管线产生附加内
作为现代信息获取的主要手段之一,光电探测技术的发展是随着其他关键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由于激光技术、光波导技术、光电子技术、光纤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新材
网络空间攻防理论的传统解释认为,网络空间的攻防关系是进攻占优,即在国际网络空间中,网络攻击的发起国占据先发优势,目标国则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网络空间的战略稳定。然而,
考证《植物名实图考》共记载97种同名异物植物。同名两种的84种,三种的11种,四种的2种。同名异物为同科植物的38种,为不同科植物的31种,同种重复的16种,引《救荒本草》图的同
近红外可见光傅里叶变换光谱仪需要使用倍频后的参考激光干涉信号作为采样信号.由于锁相环倍频无法适用于低频的非周期信号,而传统的数字倍频方法误差又较大,因此提出了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