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改性钛合金的增强机制及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ri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合金作为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轻型金属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高、耐腐蚀性好、耐高温等优良特性,广泛地运用于航空结构件及少量高端汽车构件中,其中高强钛合金的研发是重点和难点之一。目前对于可改变其内部组织的方法停留在热处理等传统处理手段且效果有限。探索新型增强钛合金方法,找出宏观力学性能与微结构之间联系是揭开材料增强及演化奥秘的关键。本文使用一级轻气炮对高强TC6钛合金(σ_b≥1 GPa)进行冲击波加载,以期获得综合力学性能较好的材料。使用了万能实验机对冲击波加载后回收样品进行宏观力学性能测试。为探究宏观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之间关系,本实验进行了XRD位错密度分析、EBSD取向分析、SEM观察组织形貌等测试分析。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总结如下:(1)工程应力-应变曲线结果为:冲击速度为609 m/s的回收样品抗拉强度由原来的1.10 GPa提高到1.42 GPa。延伸率相对其他组实验提高至10.6%,与原始材料延伸率11.8%相比降幅不大。继续增加冲击速度至660 m/s发现抗拉强度与冲击速度为609 m/s样品基本一致,延伸率下降至8.0%。(2)使用XRD进行位错密度分析:原始材料位错密度最小,而冲击速度为609 m/s的回收试样位错密度最大。除去冲击速度为609 m/s这一组实验,其余组数据均符合随着冲击速度增加,位错密度增加这一规律。(3)冲击加载速度在524 m/s及以上的实验出现了两类孪晶:{1021}型和{1112}型,两者均为拉伸孪晶。标定出两种孪晶出现的原始大晶粒的取向以及孪晶带的取向。二者在材料中有显著区别:{1021}的孪晶占孪晶总数的绝大多数,且孪晶带宽度较{1112}孪晶更加宽。(4)得出了609 m/s冲击加载后材料出现塑性最佳的微观解释:由于此组实验回收后样品的孪晶密度大幅度增加、孪晶种类最多,使位错在滑移的过程中滑移面和滑移方向增加,由原来钉扎在某些方向上的位错转变方向继续滑移,因此而提高材料的塑性。
其他文献
词汇不仅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也是语言学习最基础的部分,因此在外语学习中,词汇学习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研究表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越高,对词汇量的需求越大。然而,词汇研
计算机的高速发展使得多媒体信息得到普及,各种类型的多媒体文件得到广泛传播。如何保证在多媒体信息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中,使得信息在多媒体载体中得到安全传输成为信息安全领域中热门的研究课题。本文以H.264和HEVC编码视频为载体设计了两种水印算法,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水印算法的鲁棒性以及不可见性得到了改善。本文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算法:(1)研究了基于H.264视频帧系数能量分配的视频水印算法。
图像匹配技术是众多学科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其研究成果在图像配准、图像分类与检索、目标检测、立体视觉以及三维重建中被广泛的应用。多年来,诸多学者从各个方面对图像匹配算
空移键控(SpaceShiftKeying,SSK)作为一种新型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相 比传统MIMO 需要传输幅值相位调制(Amp
随着人类发展与社会进步,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如何在满足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实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有效、连续基础之上实现永续利用,己经成为21世纪普遍关注的首要资
水文循环中包含多个水文要素的相互转化和状态改变,随着气候变化的进一步加剧,气温、降水、径流、水位等的原有固定状态变化,导致这些水文要素的季节性发生改变。本文以鄱阳湖赣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流域内气温、降水、径流和水位四种水文要素的季节性变化特征。首先分析鄱阳湖流域的入湖径流情况,再以鄱阳湖流域最大支流-赣江流域为典型案例,探讨其水文要素在基准期和未来时期的季节性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将新安江
内蒙古赤峰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产地之一,分布着大量的金矿。相对于矿床学其他内容的研究,前人对该地区金矿的控岩控矿构造研究较少,而且深度不够。另外,该地区位于板块碰撞交汇部位,构造叠加比较复杂,是研究金矿中控岩控矿构造的理想场所。柴胡栏子金矿及其邻区是内蒙古赤峰地区近年来的重点金矿勘查区,且柴胡栏子金矿的矿体明显受构造控制,因此对于该金矿控岩控矿构造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充实该地区的构造找矿理论,另一方
互联网技术的飞快发展使得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网络数据的贡献者。网络数据不仅更加贴近真实的人体行为场景,而且含有非常丰富的数据。如何利用这些庞杂的网络数据来实现人体
导水裂缝带作为采动覆岩破坏的具体表现形式,其发育高度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一项重要评价参数。而地层的沉积特征,除了影响岩层的含水性和富水性外,亦会影响岩层受采矿扰动后的力学损伤行为表现。考虑地层沉积特征的采动覆岩破坏规律及矿井充水条件研究,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在前人地质成果汇总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遥感数据提取、钻孔数据矢量化、薄片鉴定、现代分析测试、古生物学研究等方法,揭示了焦坪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我国的能源和环境面临严重挑战。由于混合动力汽车能够满足整车低排放和低油耗的综合要求,开发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工业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