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政府和社会对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虽然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在不断完善,但是家庭支持依然是养老的主要力量。本文从代际支持的角度来研究家庭支持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特别关注双向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使用2014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数据(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CLHLS),分析代际支持对于低龄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和差异。在定性研究中,围绕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相关主题,深入访谈了七位来自不同地区的老年受访者。研究发现:1、老年人给子女提供经济支持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低龄老年人的影响效应大于高龄老年人。但是老年人若比较被动或者一直单向地给子女提供经济支持,会导致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老年人只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且主观愿意为子女提供经济支持时,其心理健康水平才会有显著提升。子女给老年人提供经济支持对低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高龄老年人心理健康无显著影响,物质形式的支持比金钱形式的支持更能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但是如果老年人长期单方向地接受子女的经济支持,或老年人需要靠子女的经济支持作为其主要生活来源时,反而会给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2、老年人给子女提供生活照料支持与老年人心理健康无显著相关。但是在定性研究中发现,一定程度的隔代照料行为会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当老年人为子女直接提供生活照料时,短期、低强度的生活照料支持,会让老年人在帮助子女的过程中提升其价值感,而长期、高强度的生活照料支持,一方面会增加老人的负担,另一方面会让老年人为子女的未来生活感到担忧,会降低其心理健康水平。子女给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支持对高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尤其是当老年人生病时,子女的照料能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子女给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支持与低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相关性。3、情感支持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对于高龄老年人的影响效应更大。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年人,更需要子女的陪伴和情感慰藉,这会有效地缓解老年人的孤独、郁闷情绪,大大提升心理健康水平。4、低龄老年人(65-79岁)和高龄老年人(80岁及以上)的异质性很大,不同形式的代际支持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低龄老年人而言,与子女间的经济交换更频繁,经济支持行为能显著地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于高龄老年人来说,子女的生活照料和情感支持的作用十分显著。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子女应该更加重视对老年人在生活上的照护和情感上的关怀。5、平衡互利的代际支持状况,往往会给老年人带来更好的心理体验;而老年人或子女方单向的付出,虽然也会给老年人带来一定的积极情绪,但是长期的单向付出,不会给老年人或者子女方带来长期的幸福感,会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