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作为世界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制造业发展面临着增长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和海外扩张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生产性服务业对于提高制造业生产率,完善产业链,增加科技信息含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国内外现有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发达地区,对于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地区,相关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本文基于产业关联和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探讨处于工业化中期的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产业关联性、空间特征的一般规律。为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有助于河北省产业竞争力提升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补充和丰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区域范围研究的内容体系。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生产性服务业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等。第二,通过对河北省产业结构演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概况研究,了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背景。研究表明:河北省产业结构逐渐优化;经济发展推动了服务业的进步;中间需求成为河北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生产性服务业层次偏低。第三,通过投入产出法,对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进行产业关联分析。分析表明: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为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提供服务;随着工业化进程深入,服务业对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层次有所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支撑作用较弱;生产性服务业内部行业对经济发展推动力普遍大于受其他部门的需求拉动力,但是前后向产业关联效应并不明显。第四,通过对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中间需求、产业能级、产业关联度进行总结,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零售贸易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这六个行业占据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地位,基本能够反映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第五,从整体和分行业两个角度分析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部分特征。整体空间分布特征侧重从发展规模的角度展现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空间不均衡性;分行业空间分布特征侧重从专业化角度考察各行业的集聚区分布。结论表明,石家庄是全省生产性服务业的核心区,除此以外,虽然各市规模差异显著,但是各行业集聚特征不明显,未形成专业化优势。第六,依据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性、各市行业发展特点、生产性服务业内部行业发展形状,以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来促进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和制造业升级为目的,对未来各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进行定位,将11个市分为三大生产性服务业类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