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傣族是中国西南边陲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古老民族。其生生不息的生活印记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这些傣族的先民主要生活在云南的澜沧江流域、怒江流域、金沙江流域、威远流域、瑞丽江流域以及元江流域等地区。温柔、朴实、善良的傣族人民,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创造出了融舞蹈动作、技击动作于一体的傣族武术。通过了解傣族武术的社会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傣族武术的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这对我们从另一渠道了解傣族文化、民风民俗及民族性格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田野调查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云南省傣族武术的形成、发展、传承与演进的纹理经络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傣族武术起源于三千多年以前,它是傣族先民以其特殊的自然环境、特有的经济条件为物质条件,以中国传统思想和傣族医学体系为理论基础,以生产劳动、军事征战、民间娱乐活动以及宗教信仰活动为实践基础,并受到汉族武术派系的影响,融入缅甸、泰国、老挝等国的武术风格,经过长期的历史实践,综合形成了独具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民族民间武术拳种。傣族武术拥有众多的套路形式、独特的运动方式,其技击价值、审美价值、健身价值、交往价值、传承价值都十分明显。由于傣族聚居区经济发展的滞后、政府职能的缺失、实践舞台的丧失、传承方式的局限、西方现代体育文化的冲击以及竞技比赛的功利趋因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傣族武术正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发展处于边缘化境地。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注重学校的教育、传播和普及功能,有针对性的将傣族武术引入学校;适时地将傣族武术纳入到全民健身体系中;重视傣族武术传承人的培养;加强傣族武术的产业开发;构建少数民族武术竞赛交流的平台,促进社会对傣族武术的了解。希望通过以上建议,能够为傣族武术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