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MPa级船板钢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ard85177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强度船板钢大量应用于造船工业,对于360MPa级船板钢,国内多家钢厂已探索出较为成熟的生产工艺,如何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和合金设计是这类钢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本文通过测定360MPa级船板钢的再结晶曲线、CCT曲线,试轧了Nb微合金化360MPa级船板钢,并用价格相对低廉的V元素取代Nb元素,采用不同轧制工艺轧制了V微合金化360MPa级船板钢。通过拉伸试验、夏比冲击试验、显微硬度试验测定轧制钢的力学性能,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钢的组织,研究了不同微合金元素与轧制工艺对360MPa级船板钢组织、强度性能的影响。经过系统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根据测定的再结晶曲线及CCT曲线结合钢厂其他级别船板钢的试制经验,优化出360MPa级Nb微合金化船板钢轧制方案:控制轧制时的开轧温度为880℃左右,终轧温度为850℃左右,未再结晶区总的压下率控制在70%,轧后控冷,开冷温度810℃,终冷温度740℃,冷速为5℃/s,控冷后钢板直接空冷至室温。(2)钢的组织受粗轧末阶段奥氏体晶粒形态影响明显,该过程中的奥氏体晶粒形态取决于微合金元素的特性及粗轧道次压下量。添加Nb微合金元素时,铁素体晶粒尺寸不均匀,带状组织严重;添加V微合金元素时,若粗轧阶段压下量过小,则铁素体晶粒较为粗大,带状组织严重,而采用大的压下量时,铁素体晶粒细小均匀。(3)Nb、V、Ti在微合金钢中有不同的析出温度,Ti元素在铸坯冷却过程中析出,其在微合金钢中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奥氏体化过程及粗轧再结晶后的晶粒长大;V元素在相变后冷却过程中于铁素体内均匀共格析出,V在微合金钢中主要起沉淀强化作用;Nb元素在粗轧末阶段及精轧阶段析出,析出的Nb(C,N)将对再结晶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4)强度计算结果显示,V微合金钢中,粗轧阶段增大压下量细化相变铁素体晶粒后,可以使钢的强度提高约60MPa,而添加的0.03~0.05%的V元素,能够使基体产生50~70MPa的沉淀强化增量,因此,生产V微合金化360MPa级船板钢,粗轧阶段应采用相对大的压下量,轧后空冷。
其他文献
我国已经向着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的方向发展,空调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基于此,本文将首先介绍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发展现状,其次,分析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中新技术的应用,最后
大生活用海水技术是重要的海水直接利用技术之一,是解决沿海城市淡水资源紧缺局面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沿海城市海水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含盐污水,成为不
本文借鉴软测量技术理论,通过DCS函数模块与手工多点采样相结合,设计了一套通过引风机电流来估测引风机出口混合烟道烟气流速的系统,将其与传统测量方式进行对比,探讨其可行
初中生英语学习习惯与方法的培养可以从六个方面来进行:创设语境;速记单词;作文指导;阅读能力的养成;听力能力的培养;语法教学。
Ca_xSr_(1-x)TiO_3钙钛矿结构材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电子功能陶瓷材料,具有介电常数高、介电损耗低、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和陶瓷工业。CaxSr(1-x)TiO3具有优良光催化活性等特点,并具有独特的电磁性质和氧化还原催化活性,在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和光化学电池等光催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建立了Ca_(0.5)Sr_(0.5)TiO_3(CST50
环氧树脂凭借优良的力学性能、粘接性能、耐热性能、耐腐蚀性能、电绝缘性能以及低固化收缩率等优势,在涂料、胶粘剂、电子电器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环氧树脂存在质脆的缺点,不能满足在某些高技术领域的使用要求,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很大限制,因此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一直是环氧树脂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虽然许多增韧改性方法提高了环氧树脂的韧性,但是显著降低了其强度、模量和耐热性能,这也
近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央企大股东要继续增持上市公司股份,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努力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国资委正与证监会密切配合,上市公司国有股东动态监测
CrN薄膜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优良的抗腐蚀性能以及高温抗氧化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件模具的防腐保护涂层和硬质合金切削刀具的耐磨涂层等方面。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迅
镁合金是目前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之一,应用在汽车上可以有效地降低汽车的重量,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并且还具有较高的比强度、比刚度、减震性、导热性、铸造性、可切削加工性和
在“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基础上,中国进一步提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为下一步高校发展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