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简称内异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被覆面以外的地方生长繁殖而形成的一种良性妇科疾病。内异症是引起育龄期妇女继发性不孕和痛经的重要原因。育龄妇女发病率接近10%。其作为育龄期妇女的常见和多发病,一直是妇科的难治之症,且至今尚未明确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人们广泛接受Sampon提出的“经血逆流种植学说”无法解释80-90%的妇女有经血逆流现象,而发生异位症的却只有10-20%。这说明内异症的发生除了经血逆流之外,还需要其它附加因素。内异症虽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其生物学行为与恶性肿瘤相似。有活性的内膜腺体和间质通过转移、侵润和粘附扩散并种植到子宫腔外,细胞粘附分子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种植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CD44是分布极为广泛的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主要参与细胞-细胞,细胞-基质之间的特异性粘连过程。它是已知的与多种恶性肿瘤发病有关的粘附分子之一。近年来的研究也显示CD44蛋白表达的改变可能与内异症发生、发展相关。基因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基因的转录、复制和修饰等改变基因的表达,因此存在于个体之间的基因多态性(主要为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成为人类对疾病易感性差异的遗传学基础。本文我们将探讨CD44基因上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内异症发病风险的的关系。目的在于进一步阐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1)DNA提取:抽取359例内异症患者和361例健康对照个体的静脉抗凝血各5ml,采用蛋白酶K消化-饱和氯化钠盐析法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2)SNP筛选:根据HapMap数据库中所记载的中国人群CD44基因SNPs分布情况,应用Haploview软件对该基因的TagSNP进行筛选,共筛选出的5个SNPs位点。(3)基因分型:通过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48例内异症患者(内异症组)和48例对照妇女(对照组)CD44基因上5个多态位点(rs1071695, rs8193, rs11821102, rs10836347, rs13347)基因型频率的分布。统计分析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 PCR-RFLP )的方法对rs13347C/T多态进行大样本的基因型检测。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1.5软件包(SPSS Company, Chicago, Illinois, USA)进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年龄差异行t检验。用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来评估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分布状况。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位点基因型频率的分布行卡方检验。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计算相对风险度的比值比(odds ratio, O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结果:内异症组患者的年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健康对照组中5个SNPs的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1直接测序法检测5个多态位点在内异症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中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频率的分布:1.1 rs1071695C/T多态, C、T等位基因频率在内异症和对照组分别为88.5%、11.5%和86.5%、13.5%;C/C、C/T、T/T基因型频率在内异症和对照组分别为77.1%、20.8%、2.1%和83.3%、14.6%、2.1%,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1.2 rs8193C/T多态, C、T等位基因频率在内异症和对照组分别为61.4%、40.6%和60.4%、39.6%;C/C、C/T、T/T基因型频率在内异症和对照组分别为39.6%、43.8%、16.6%和39.6%、41.7%、18.7%,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1.3 rs11821102A/G多态, G、A等位基因频率在内异症和对照组分别为86.5%、13.5%和87.5%、22.5%;G/G、G/A、A/A基因型频率在内异症和对照组分别为75.0%、22.9%、2.1%和77.1%、20.8%、2.1%,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1.4 rs10836347 C/T多态, C、T等位基因频率在内异症和对照组分别为89.6%、10.4%和91.7%、8.3%;C/C、C/T、T/T基因型频率在内异症和对照组分别为83.3%、16.7%、0%和85.4%、14.6%、0%,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1.5 rs13347T/C多态, T、C等位基因频率在内异症和对照组分别为33.3%、66.7%和42.7%、57.3%;T/T、C/T、C/C基因型频率在内异症和对照组分别为12.5%、41.7%、45.8%和18.8%、47.9%、33.3%,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2 PCR-RFLP的方法检测359例内异症患者和361例对照组rs13347T/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内异症组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3.7%、66.3%与对照组(37.5%、62.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9);内异症组T/T、C/T、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2.5%、42.3%、45.1%与对照组(15.8%、43.5%、40.7%)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330),与T/T基因型相比,携带C/T和C/C基因型没有增加内异症的发病风险OR=1.23 95%CI=0.78-1.92, OR=1.40 95%CI=0.89-2.19。结论: CD44基因上5个(rs1071695, rs8193, rs11821102, rs10836347, rs13347)多态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风险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