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存储需求量剧增。NAND Flash因其高性能、高密度、非易失性和低功耗等优点成为目前主流存储介质。单个NAND Flash的容量和速度都远无法达到SSD的大容量和高速的主机接口需求,SSD中普遍使用将多个NAND Flash芯片集成在一起,控制多个芯片并行进行读写操作,来满足固态硬盘的设计需求。目前,PCIe接口的SSD已经进入了企业级市场和消费级市场。与传统SATA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存储需求量剧增。NAND Flash因其高性能、高密度、非易失性和低功耗等优点成为目前主流存储介质。单个NAND Flash的容量和速度都远无法达到SSD的大容量和高速的主机接口需求,SSD中普遍使用将多个NAND Flash芯片集成在一起,控制多个芯片并行进行读写操作,来满足固态硬盘的设计需求。目前,PCIe接口的SSD已经进入了企业级市场和消费级市场。与传统SATA接口的SSD相比,具有低延迟、高性能和低功耗的优势。因此,设计负责调度多个NAND Flash芯片操作的多通道闪存控制器以适用于PCIe接口的SSD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完成了多通道闪存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多通道闪存控制器与PCIe控制器和DDR控制器共同组成SSD控制器。多通道闪存控制器接收PCIe控制器的命令和数据,经过命令的解析重组和数据的缓存搬移完成对NAND Flash和DDR控制器访问。多通道闪存控制器中有16个NAND Flash通道和一个DDR通道。NAND Flash通道将访问NAND Flash的命令转换为NAND Flash接口的读写时序,完成对NAND Flash的访问。接收到读写命令时,向PCIe控制器或DDR控制器发起读写地址请求和读写数据请求。DDR通道将访问DDR的命令转换为AXI接口时序发送到DDR控制器,完成PCIe控制器和NAND Flash通道对DDR的读写访问。本文设计的多通道闪存控制器17个通道可以并行处理主机命令,Flash通道内可以并行访问NAND Flash的不同Chip,DDR通道支持PCIe控制器和Flash通道并行访问DDR控制器。从而提高了主机访问SSD控制器的效率。本文设计的多通道闪存控制器分为通道仲裁模块、控制接口模块、数据管理模块、Flash命令处理模块、DDR通道模块和Flash控制器IP。其中,通道仲裁模块负责将命令下发到对应通道并接收通道的读写请求。控制接口模块、数据管理模块、Flash命令处理模块和Flash控制器IP组成Flash通道,接收命令和数据完成对NAND Flash的访问。DDR通道完成PCIe控制器和Flash通道对DDR控制器的读写访问。确定了以上子模块设计需求并完成相应的RTL设计。在完成多通道闪存控制器设计之后,提取多通道闪存控制器的验证功能点。完成了多通道闪存控制器的UVM验证平台设计,验证平台基于UVM的标准组件,通过Virtual Sequence来实现对各个组件激励的调度。并基于UVM验证平台完成多通道闪存控制器的功能验证。将验证后的多通道闪存控制器集成到SSD控制器,搭建SSD控制器的UVM验证环境对SSD控制器进行整体仿真。UVM验证环境集成了标准的NAND Flash模型和DDR SDRAM验证IP,正确模拟PCIe控制器中接口IP的行为,完成SSD控制器的功能验证。经验证,所设计的多通道闪存控制器在SSD控制器系统中工作正常,完成了多通道闪存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其他文献
随着各国的国防现代化进程,战争环境也变得日趋复杂,武器单独作战的抗干扰能力差、探测性能弱和探测精度低的劣势凸显。现代武器正朝着多平台协同、一体化作战方向发展,将分布式相参合成技术应用在导弹、无人机等运动平台中,能提高其抗干扰能力、抗摧毁能力和对目标的探测能力。因此动平台分布式相参合成技术将是下一代制导武器的研究热门。本文基于该背景,对动平台分布式相参合成技术进行仿真分析和硬件实现,并对整个硬件系统
近年来,我国特种显示设备要求全面国产化,对国内相关领域来说,这是挑战也是机遇。目前,大部分军用设备操控台仍使用按键操作,难以支持多指操作、多人同时操控等功能,因此,军用显示仪器向触摸屏发展是必需的。触摸屏作为实现人机交互的重要方式,发展前景巨大。其中电容触摸屏由于其反应速度快、使用寿命长且光透过率高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军用大尺寸触摸屏的工作环境更极端,对产品可靠性的要求更高,设计必须
随着工艺制程和设计方法的不断进步,芯片规模和复杂度逐步提高,验证的资源消耗和工作量随之激增。验证作为芯片开发的关键步骤,消耗的时间约占总研发流程的70%,在芯片性能、流片效果以及开发成本上都起着决定性作用。传统的验证方法已难以满足芯片验证的需求,UVM(Universal Verification Methodology)改进了传统的验证方式,其验证平台测试充分且易于移植,具有较高的层次性和复用性
长度是舰船的固有物理特征,基于长度的舰船型号分类是海上舰船精细分类的重要准备工作,对于海用雷达具有重要意义。舰船高分辨距离像(High-Resolution Range Profile,HRRP)反映了其在雷达视线方向上的尺寸、结构信息,具有易于获取与处理的特点,因此基于HRRP的舰船径向长度提取、分类以及识别成为了高分辨对海雷达信号处理的研究热点。本论文在贝叶斯统计分析框架下,对基于HRRP的高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电磁频谱资源开始变得紧张,认知无线电技术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被提出,但是认知无线电存在被恶意干扰攻击的风险。现代战争中,电磁战不可避免,及时识别敌方干扰与我方设备异常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电磁频谱监测与频谱异常检测是无线电频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检测恶意干扰、非法占用等无线电异常,对保障无线电管理和电磁环境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电磁频谱监测设备体积大、功耗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海量、高维、不规则等数据特征为信息处理带来新的挑战。图信号处理研究不规则离散域上的信号,为信息处理提供了新思路与重要工具。图信号处理技术将不规则离散数据抽象为图信号,并构建了与传统信号处理类似的理论体系。采样与重建是信号处理的重要内容,目前针对图信号采样与重建的理论研究并不完善,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本文主要研究图信号的重建问题,包括收敛速度更快的重建算法,针对全频带图信号
随着雷达探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快速、精确地计算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成为我们需要研究的关键课题。由于需要计算的目标散射体大多体现物理尺寸较大、结构相对复杂等特点,在高频入射波照射下,往往会面临目标的电尺寸过大、计算复杂度较高、计算资源不够等问题,因此研究如何利用高频渐近法快速预估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弹跳射线法对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进行分析,为能提高算法的计算效率,本文首先依据三角面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高分辨成像能够获得目标丰富的结构及运动信息,从而为目标分类识别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并在空间态势感知与防空反导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单一平稳目标,在平动补偿后利用传统的距离-多普勒(RD)算法即可获得聚焦良好的图像。但在实际应用中,ISAR往往面临复杂的多目标观测环境,这将为聚焦成像带来很大的困难。当同一雷达波束内存在多个目标(如飞机编队、多个弹道目标等)时,由于各个
随着雷达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隐身目标的战场生存能力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提升目标的隐身性能,就需要对目标散射特性进行研究,而衡量目标散射特性的关键指标就是雷达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越低的RCS意味着更好的隐身性能。近年来电磁超表面因其具有灵活控制电磁波的能力而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利用电磁超表面实现RCS减缩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现有利用电磁超表面减缩RCS
在现代生活中,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无线蜂窝网络已经可以满足绝大部分场景下的通信需求,尤其是在5G技术兴起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享受到更高质量的通信服务。但是另一方面,在一些特殊场景下,例如森林火灾、地震甚至战争情况下,使用传统无线蜂窝网络无法做到稳定通信,此时其他通信方式就显得十分重要。对流层散射通信就是一种可靠的超视距通信方式,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代替卫星通信,减轻卫星通信的压力,并且已经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