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后,华语动漫发展迅猛,成为朝阳产业。自“十二五”规划提出我国动漫生产需要从数量向质量转变以来,各地相继优化了扶持方案,更加重视动漫创作人的培养。真正繁荣的动漫市场需要容纳各种类型创作的均衡发展。香港动漫作为华语动漫的重要分支,从诞生、发展至今,以其特有的本土化特色征服着动漫市场。无论是武侠动漫的侠义情怀,亦或是黑帮动漫的正邪之争,他们如同标签一样代表着香港动漫。然而,香港动漫除了这些类创作以外,也同样有着自己具有人文关怀的一面,即本土写实文艺动漫作品,它们记录着香港社会现实与人文意识的变迁。此类作品最具典型的动漫创作人就是被称为“麦兜之母”的麦家碧。因此,本文从麦家碧的动漫作品《麦兜》系列切入,深入剖析其创作艺术风格,以期对华语动漫创作发展得到一定的启示。通过分析麦家碧代表作品“麦兜”系列,以创作“本土化”和“全龄化”为中心,从香港人文、港式幽默、叙事结构、多元音乐四个方面总结其作品的艺术成就。初步总结出以下几点特征规律:第一,“香港情结”愈加显著,麦家碧将自己的思想付诸于动漫创作,将社会文化、现实生活与个人内心情感、观念意识融为一体。第二,着眼于角色性格中的港式幽默,无厘头的语言表达成为麦家碧作品中的一大亮点,对话重复表现,荒诞无逻辑的思维,增加了作品喜剧效果。第三,从跨媒介叙事结构转变分析,麦家碧前期动漫作品以片段式叙事为主,情节简单却引人深思。后期以单线叙事为主,出现贯穿全剧的因果主线,情节复杂化,反映的内容更具深刻性。第四,由多元音乐再创作丰富作品“本土化”,麦家碧动画作品加入大量的中西方乐曲,与粤语歌词相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香港本土动漫音乐”。结合上述内容,通过对香港动漫创作人麦家碧创作艺术的研究,反观当下内地动漫创作中所遇到的瓶颈。首先,近年来我国动漫作品虽有质的提高,但在创作题材上依然偏向幼儿受众群,要拓展动漫市场,我国动漫创作还需在“全龄化”道路上继续探索前行。其次,自我国鼓励原创动漫创作开始,“本土化”创作就一直成为近几年动漫人创作的核心问题。最后,从香港动漫人麦家碧的创作和运营模式中,为我国动漫创作的未来生存和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