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企业制度中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造成了企业经营管理层可能不以企业所有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现象,进而产生代理问题。因此,在公司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公司治理的主要目标之一,便是找出激励与约束机制,促使高管将股东的利益最大化,这也是现代企业理论界和管理实务界关注的焦点。理论上来说,作为激励约束高管行为之一的高管变更制度,在公司治理内、外部机制的积极配合下,可以有效地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在内部治理机制方面,很多研究都发现上市公司的业绩跟总经理的变更有正向显著关系,然而过往的研究往往关注于会计绩效的长期表现,对于由突发事件所引致的公司股价异质波动与CEO职位变动的关系的研究却少有涉及。外部治理机制中,媒体的监督力量日益突显。媒体为了追求社会声誉和商业利益,会主动地提早发现、爆光从而监督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中国关于媒体与高管职位变更的相关关系的研究依然相对缺乏,这是由于,一方面,中国的经理人市场尚不完善,经理人的选聘不能很好地市场化进行,尤其是国有企业的经理人,他们往往拥有政治背景,即使企业的经营出了问题,也往往难以受到降职的惩罚。另一方面,媒体的监督作用也受到地方政府的政策性限制,由于不具备独立性,媒体可能会进行有偏报道甚至瞒而不报。所以媒体能否、如何发挥治理作用以及媒体治理的中间机制、效果等都有待进一步研究。除了公司治理内外部机制外,CEO个人的某些特征是否会阻碍其职位变更呢?有研究表明,CEO依赖其声誉的保护,可能会免受职位变更的处罚。影响CEO声誉的因素有很多,如经理人兼任董事长、是公司的创始人、在公司的委员会任职数量、继任来源为内部、有政治背景、在其他机构有兼职等,然而对CEO的声誉对职位变更是否有影响、影响程度、影响途径等的研究同样较少。借助2006-2011年福布斯“最差CEO”榜单的CEO样本,本文实证分析了影响上榜后CEO职位变更(包括职位数量变更和职位升降变更)中的绩效、媒体监督及CEO声誉因素。分析表明,CEO的职位的变更概率在上榜以后相较于上榜以前明显增加,媒体在职位变更前的负面报道对职位变更的作用大于职位变更当年媒体的报道。此外,我发现上榜以后的职位变更受到企业绩效的影响,这既包括企业的长期业绩,也包括由于上榜这个突发事件所造成的股价的波动。在控制了企业绩效、公司治理及企业特征等因素以后,媒体的负面报道比例与CEO职位变更的可能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地,为了分析不同声誉的CEO对于职位变更的影响,我用CEO的性别、年龄、教育水平、是否兼任董事长、在公司委员会的任职数量、是否为创始人、任职期限、继任来源(是公司内部提拔还是外部)、侯选选择(是由控股股东选举还是职业经理人)、政治背景(CEO是否曾任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政协委员或者曾在政府部门任职)、是否在其它机构任职、是否受过证监会处罚12个指标构建了CEO声誉指数RI,研究发现高声誉的CEO往往坐享已经建立起来的声誉,即使企业的业绩差、负面报道较多,职位变更处罚的可能性也会降低。最后,我考察了各地区的媒体发展情况对于绩效-职位变更敏感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媒体发展越好的地区,高管绩效-职位变更的敏感度越高,即企业内部治理的机制更加有效,这更一步地证明了媒体作为一种外部的治理机制的强大生命力。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应用了归纳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事件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首先,我采用归纳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当前国内外有关CEO职位变更以及媒体的公司治理的作用等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对CEO职位变更的内部治理机制与外部治理机制的路径进行归纳总结。其次,我采用事件研究法,以2006-2011福布斯“最差CEO”榜单为样本,对媒体报道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具体分析了CEO上榜前后一系列绩效变化、职位变化以及媒体报道的变化。在实证研究阶段,我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假设推演,然后根据手动搜集的数据和在数据库中下载的数据构造了变量,最后创建了模型、回归、得出结果。具体研究了上榜前后CEO职位变更的差异,媒体报道、绩效、CEO声誉对职位变更的影响,以及媒体发展程度对职位变更的影响及途径。其中,媒体报道的相关数据的来源是中国CNKI《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高管个人特征、公司治理相关指标、公司业绩指标和其他财务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实证模型采用Excel2010和Stata11进行处理;回归模型采用排序Log it模型。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本文不仅研究了绩效作为内部治理机制、媒体作为外部的治理机制对CEO职位变更的影响,还研究了他们的交互影响对CEO职位变更的作用,这进一步地丰富了以往的研究成果。第二,有助于完善中国企业CEO声誉的研究。通过构建一个CEO声誉指数,本文给出了CEO声誉对于职位变更影响作用的直接依据。研究结果可以为中国相关政府监管部门在制定约束CEO行为的政策时起到指导借鉴意义。第三,有助于提高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水平。在中国法律制度尚需完善、政府监管力度不到位、政策执行滞后迟缓的情况下,加强媒体的监督作用可以督促中国更快地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媒体作为外部治理机制的一种,通过促进信息共享、增加企业道德风险的压力、提高问题处理效率等途径,起到了减少公司代理成本的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除了研究企业的长期绩效对高管职位变更影响以外,本文还研究了由突发事件带来的股价波动对职位变更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我将职位的变更还分为职位的数量变更和职位的升降变更,将这两种情况分别开来进行讨论,更符合中国的国情;第二,不同于以往的媒体事后监督视角,本文对比了上榜前后CEO职位变更的差异,进一步从媒体报道的事前揭露视角研究了媒体的监督作用,拓展了有关媒体治理作用方面的研究。本文得到的各地区的媒体发展有利于公司内部治理的这一证据,更一步地验证了发展媒体公司治理的必要性;第三,通过构建CEO声誉指数,本文同时分析了CEO个人的特征对于职位变更的影响,研究发现兼任董事长、具有政治背景、在其它机构兼任数量多的CEO并不利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运行,因而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更深入地了解影响CEO职位变更的复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