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单双音节动词,其中一类较为普遍的情形是,单音节动词表示动作行为,以该动词为中心语素构成的双音节述补式复合词表示由这一动作行为致使的结果。如“看”表示“使视线接触人或物”的动作行为,“看见、看穿、看开、看破、看透、看重”等是“看”的行为与不同的事物对象接触产生的结果。言语交际环境中,单音节动词加上“了、过”或其他有界化成分也能表达动作致使的结果,因而表面上会给人一种单双音节动词表达上有时可以互相替代的假象。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很容易把它们混淆使用,因此出现的偏误现象类型也颇多。本文以“看”、“看见”这对单双音节动词为研究对象,拟从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入手,将收集到的偏误语料进行定量统计,分析偏误类型,指出偏误形成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消除“看”、“看见”这对单双音节动词偏误的相关措施和对策,包括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策略,从而为对外汉语单双音节动词教学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交代选题缘由,界定研究范围;从单双音节动词的对立关系及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角度入手引出单音节动词“看”与述补式双音节复合词“看见”偏误的个案对比分析对于单双音节动词习得偏误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第二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音节、句法、语义、语用四个方面辨析单双音节动词差异,描述与本文偏误分析相关的规则限制条件;第二部分对比分析了单音节动词“看”与双音节述补式复合词“看见”这对单双音节动词的句法、语义等方面的差异,把述补式复合词与其他双音节动词与单音节动词的对立情形区别开来。第三章“看”、“看见”的偏误语料进行定量统计分析。根据特定范围内“看”与“看见”的偏误语料分出句法上的偏误和语义上的偏误两个大的类型,分别偏误的不同小类,依规则限制条件提出具体的修正意见。第四章指出偏误原因,给出了相应教学环节设计。从母语负迁移的影响、目的语规则泛化的影响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汉语学习者在学习单双音节动词“看”、“看见”过程中产生偏误的原因,具体说明了诸如占比重最大的误代类偏误语料的典型性,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也从学习者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学习策略。指出这一个案研究对于单双音节动词教学的参考价值。第五章结语。概括介绍了文章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指出通过单音节动词“看”与述补式双音节动词“看见”偏误的个案对比分析对于单双音节动词习得偏误研究的参考价值,同时说明本论题研究值得进一步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