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976年韩礼德和哈桑发表了《英语中的衔接》一书,人们便开始把连贯用于篇章分析与翻译。但到目前为此,由于理论家们从不同的视野和层次来理解或划分连贯,因此,一个统一的连贯定义和解释也就没有完全形成。综合各家学派的观点,本文作者认为连贯作为语篇的无形网络,它表现为一种深藏于语篇底层的语义或功能的关联。语篇连贯是一个涉及形式,语义,语用,人的逻辑推理与认知心理等多方面的复杂现象,不是单靠某一理论或某一模式就能给出全面充分解释的问题。因此,连贯现象应同时从语篇内部和外部进行系统全面的探讨分析,以便实现交际的成功。 本质上翻译应以篇章为基本单位。翻译,连贯与篇章构成了篇章翻译中三位一体的关系。篇章翻译的过程之一就是在译文中重建篇章连贯的过程。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旨在通过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篇章翻译中连贯实现的几种手段,以便实现功能对等。为了说明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为实现译文连贯,语言表达形式须做必要的调整,本文引用了较为丰富的例文。 文章结构如下: 第一章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篇,定义或解释了一些与篇章连贯翻译有关的术语。如篇章,论篇章作为翻译单位,篇章与连贯等。 第二章主要从理论上探讨连贯。首先作者回顾了若干著名学者对连贯的不同定义,指出连贯可根据不同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进行研究。接着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分类方法并对之进行了扼要的解释。它们是语义连贯,篇章结构连贯,逻辑连贯,与认知连贯。 第三章用较为丰富的实例逐一详细地分析了以上各种连贯在篇章翻译中的应用和实现途径。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为实现译文连贯,语言表达形式须做必要的调整或修改。 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简要回顾,同时指出了本文的缺憾与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