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从总体上已进入了小康社会,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和收入水平还存在较大差异,并且这种差异还在呈现不断扩大趋势。尤其是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严重,这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人们正常的社会心理。在此背景下,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正确地认识和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共同富裕问题,不仅需要全面理解和把握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而且还要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共同富裕思想为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村共同富裕。位于静海县双塘镇的西双塘村,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这个小村获得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文化典范村、民俗文化村等23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在2011年国家农业部主办的“中国十大最有魅力休闲乡村”评选中,西双塘村入围十佳,名列第二。西双塘村的繁荣富裕,是西双塘村人忠实贯彻毛泽东、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以及努力实践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有关农村共同富裕政策措施的重要体现,更是全村人民在党支部书记陈立新同志的带领下,实干、苦干、巧干的必然结果。西双塘村共同富裕实践道路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共同富裕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以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为根本立足点,以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为重要依托,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一种成功模式。论文对西双塘村共同富裕的实践道路分析围绕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第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共同富裕实践探索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毛泽东对农村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以及以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第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共同富裕实践探索的制度基础。主要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以及实现共同富裕的保障措施。第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共同富裕模式的实证研究,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西双塘村共同富裕模式的构建。文章认为,西双塘村的发展模式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探索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成功模式之一,这一个案例研究是对西双塘村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真实反映,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对于促进我国广大农村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