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喷射空气旋流器的气相压降特性及射流雾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ta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力喷射空气旋流器(water-sparged aerocyclone,WSA)是一种利用液相射流在气相三维旋流场中的雾化现象,形成液体射流与气体旋流耦合场,同时又利用旋流场的静态超重力作用,实现强化气液传质和反应的新型传质反应设备。为了深入认识WSA中气液两相的作用机理,提出WSA中射流雾化的调控方法,本文采用实验研究,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系统地研究了WSA的气相压降特性与变化机制,以及WSA中射流雾化的传质面积与液滴尺寸。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WSA的气相压降随着进口气速的增大,会相继经历一个低压降区、压降突跳区和高压降区三个特征区域,而且WSA中液体射流的排列方式不会影响这种气相压降变化的规律,射流的充分雾化发生在高压降区域内。2、雷诺应力模型和VOF两相流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WSA的气相压降特性和液相回流比。通过对三个不同气相压降区域的液相含率分布、射流流型的分析,提出了WSA气相压降突变的机理。在低压降区域(0<ug<7.11 m·s-1),射流与旋流场的相互影响较小,射流保持较完整的形态;在压降突跳区域(7.11<ug<8.89 m·s-1),射流主要表现为袋式破碎雾化机理,射流表面的质量被吹脱和袋式破碎雾化造成气相密度突然增大,引起了气相压降的突跳;在高压降区域(ug>8.89 m·s-1),射流雾化逐渐转化为剪切破碎雾化机理。3、在射流旋流耦合场中,轴向速度随进口气速增大而增大。但当进口气速处于压降突跳区时,在接近旋流器壁面处轴向速度增加最大;旋流场的切向速度出现下降,并发生方向逆转;耦合场径向速度沿径向分布不对称性增大,速度方向也出现了逆转现象。4、在气相高压降区域里,射流雾化的传质面积随进口气速增大,先升高后下降,出现一个最大值。射流雾化传质面积较大时,进口气速一般需要超过压降突跳终点气速的50%~100%,这与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得到的结果范围相近;射流雾化传质面积达到最大值时,进口气速需超过压降突跳终点气速的80%左右。在一定的进口速度下,随着射流速度的增大,比传质面积也相应地增大,而且当射流速度由低速向高速变化的过程中,传质面积的增大在低射流速度时增加的幅度较明显,在较高射流速度下传质面积增加较慢。5、WSA中液体射流在气相高压降区域中射流雾化的液滴尺寸,随着进口气速的增大逐渐减小,达到最小值后又开始增大。射流雾化液滴尺寸达到最小值时的进口气速约在超过压降突跳终点气速的100%。这与传质面积较大的区域出现在进口气速超过压降突跳终点气速的50%~100%的结论相吻合。在一定的进口气速下,射流速度增大有使射流雾化最小液滴尺寸增大的趋势。
其他文献
资产运营是盘活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方法;目前我国在国有资产运营中手段较少,且或多或少存在着缺陷,难以满足国有资产改革和发展的要求;资产证券化作为一
患者男,25岁。因双侧大腿皮疹4年余,泛发全身2年,于1996年5月来我院门诊。患者1989年夏在右大腿伸侧出现红色皮疹,米粒至绿豆大,高出皮面,逐渐扩大成环状,中央留下灰褐色色素沉着,边缘又向外围扩展
近年来,随着学习汉语的外国人的数量不断攀升,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有关对外汉语的理论也渐渐地增多和深入。而众多研究都是针对词汇、句法等的,虽然篇章也渐渐
数理模型证明,在可出口品、可进口品和非贸易品的经济结构中,非贸易品需求效应和资源移动效应的数量变化依赖于相对价格供求弹性的大小。回归分析表明,非贸易品相对价格与非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医院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方法 ,对 16 6例患者进行痰培养、药敏试验及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医院肺部感染
《追风筝的人》是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一部小说,该小说自2003年出版以来,发行范围遍布世界各地,深受读者喜爱。本文将以《追风筝的人》为例,跟踪成长小说的起源,阐述成长小说
经济理论的发展离不开数学理论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通过对经济数学模型的含义、建立步骤以及建立经济数学模型应注意问题的阐述,分析了在研究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时应用经
导线风偏是威胁架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常常造成线路跳闸、导线电弧烧伤、断股、断线等。风偏往往发生在大风天气和山区微地形气候区,在设计过程中,对当地
随着国家就业政策的指引和倾斜,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到西部艰苦地区参加工作,实现人生梦想。就西部小学教师而言,即可以参加市、县的统一分配考试,也可以参加统一特
苏轼作为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巨星,一生中接受思想中儒家思想、道家思想、释家思想兼而有之,从而形成了其特有的三种思想通融的思维创作方式。本文以邹同庆和王宗堂所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