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制度的提出缘起于经济适用房领域的资金困境问题。随着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制度试点城市的进一步扩大、试点领域的进一步拓宽,其在克服住房保障领域资金困境上的运行实效已在理论上及实践中得到肯定。据此,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制度可作为普适性的制度在住房保障领域进行推广。重庆市公租房作为全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实践的典型,同样面临着严重的资金困境。如果不能有效拓宽资金来源,重庆市公租房将面临难以为继的风险。因此,引入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制度对现有公租房的运行机制加以革新,能够通过明晰产权比例实现共有人间权利义务、产权变动及收益分配方面的公平,进而产生拓宽收益来源、减少修缮成本、激励社会参与之实效,最终推动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成为本文写作的逻辑起点与落脚点。对重庆市公租房建立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制度的研究,离不开成熟的逻辑思路: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制度的提出及现状→重庆市公租房面临的现实困境→重庆市公租房建立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制度的可行性分析→重庆市公租房建立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制度的构建思路→重庆市公租房建立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制度的构建路径。首先,通过对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制度进行研究,论证该制度在解决住房保障领域资金问题上的有效性;其次,揭示资金短缺是重庆市公租房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其制度性根源;再次,基于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制度在解决资金问题上的实效性,阐述在重庆市公租房领域引入该制度是解决资金困境的最优选择;第四,成熟的制度构建离不开基本原则的指引,在公平、效率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指引下,重庆市公租房建立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制度的构建思路得以明晰;最后,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以制度的运作程序为脉络,建立重庆市公租房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制度并完善其制度内涵。文章除了引言、结论外,主要由以下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制度的提出及现状。主要通过介绍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制度的制度缘起及实施现状,论证该制度在解决住房保障领域资金难题方面的工具性价值。第二部分:重庆市公租房面临的现实困境。首先,在肯定重庆市公租房现有成就的前提下,指出资金不足是重庆市公租房面临的现实困境。其次,从前期投入大、中期收益低、后期负担重三个层面全面剖析了重庆市公租房运行中资金困境的根源。第三部分:重庆市公租房建立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制度的可行性分析。主要介绍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制度对于有效解决重庆市公租房资金困境之制度价值和必要性。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制度不仅能为重庆市公租房提供来自于租金、产权购置资金及产权溢价三个方面的资金保障;而且能够有效减轻政府在公租房维修、管理等方面的负担;同时,也能实现共有人间份额的明晰,进而激励社会资金的参与。第四部分:重庆市公租房建立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制度的构建思路。在重庆市公租房领域引入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制度需以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基本原则。并在以上原则的指导下,阐明构建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制度的思路与方法,明确制度运行模式。第五部分:重庆市公租房建立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制度的构建路径。根据“准入—持有—退出”的运行思路,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制度由准入机制、持有机制和退出机制三大部分组成。在准入机制中,通过完善考量因素及准入程序,以加强对主体资格审核的有效性。在持有机制中,定价模式的构建和产权比例的划分解决了保障对象持有产权的先决性问题;初次分配阶段及产权调整阶段规则的完善,实现了共有人间产权变化的动态机制。在退出机制中,主动退出及强制退出环节的构建,完善了制度的循环机制,实现了收益的公平分配并遏制了寻租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