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皂苷Rb1通过调控炎症改善LPS诱导的小鼠急性抑郁样行为机制及体内药效成分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uuuuur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严重者可导致残疾或者自杀。目前,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存在多种假说。现有的抗抑郁药物靶点单一,长期服用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寻找作用于多靶点且更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至关重要。中医药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和整体性的特点,是抗抑郁药物研发的重要来源之一。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是一种珍贵的传统中药材,具有大补元气、安神益智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失眠惊悸、情绪障碍等症。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原人参二醇(PPD),原人参三醇(PPT)和齐墩果酸三种类型。人参皂苷Rb1(Rb1)和人参皂苷Rg1(Rg1)分别是PPD和PPT的代表成分。PPD型人参皂苷相对于PPT型人参皂苷,在血浆中具有更高的浓度和半衰期。代表性成分人参皂苷Rb1具有抗炎、神经保护、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药理活性,同时也是在脑中分布较高的主要成分之一。人参总皂苷、人参皂苷单体Rb1,Rg1和Rg3等均表现出较好的抗抑郁活性。人参皂苷口服具有生物利用度差和脑中分布不均的特点,如人参皂苷Rb1 口服利用度仅为1%左右,但Rb1去糖基化体内代谢物Rg3,C-K,Rh2和PPD等具有更高渗透性和生物利用度,同时也具有抗抑郁活性。Rb1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中表现出抗抑郁作用,主要机理是上调单胺神经递质,调节BDNF及其下游蛋白TrkB,影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等水平。由于神经炎症是抑郁症的主要机制之一,Rb1对脂多糖神经炎症模型引起的急性抑郁的作用和分子机制尚无报道。网络药理学能整体分析中药复方和中药成分的作用机制,独立呈现某种特定疾病相关的“成分-靶标-通路”有效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其分子机制,为实验验证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UPLC-QTOF-MS对人参皂苷Rb1体内代谢成分进行分析鉴定,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对人参皂苷Rb1和代谢成分的抗抑郁作用机制进行分析预测,并进行实验验证。理论预测和验证实验发现了 Rb1抗抑郁的作用靶点GR,p38 MAPK和NF-κB p65,以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MAPK及NF-κB信号通路的潜在作用机制;首次发现了 Rb1体内代谢成分人参皂苷F2具有比Rb1更强的抗炎活性以及相似的抗抑郁样活性;发现人参皂苷Rd的抗炎和抗抑郁活性均与Rb1相似。F2和Rd分别为Rb1脱去两分子和一分子葡萄糖的皂苷。虽然两者也存在于人参原生苷中,但含量相对较少。本发现丰富了 Rb1抗抑郁药效物质及潜在作用的相关靶点和可能的作用通路。本实验结合网络药理学和药效验证,研究Rb1及体内代谢物的抗抑郁活性和作用靶点通路,探讨人参皂苷Rb1抗抑郁药效物质和作用机理。(1)采用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抑郁模型,通过对比强迫游泳和悬尾实验中测定的不动时间,检测Rb1的抗抑郁样作用。结果表明,Rb1呈剂量依赖地改善了由脂多糖引起的不动时间的延长,表现出抗抑郁样行为。(2)采用UPLC-QTOF-MS,建立Rb1及其代谢产物的定性分析方法,分析正常及抑郁模型小鼠体内的代谢产物。结果表明,正常及模型小鼠体内Rb1的代谢产物种类相同。吸收入血、脑和空肠组织中的成分均为Rb1,Rd和PPD。尿液和粪便中的代谢产物均为Rb1,Rd,Rh2,Rg3,F2和C-K。Rb1在血浆和脑中代谢途径主要是通过脱去一分子葡萄糖生成Rd,继而失去3分子葡萄糖生成皂苷元PPD。Rb1在尿液和粪便中代谢途径主要是脱去一分子葡萄糖生成Rd,继而失去不同位置的一分子葡萄糖生成Rd和Rh2,进一步失去一分子葡萄糖生成F2和C-K。去糖基化是Rb1在小鼠体内的主要代谢途径。(3)通过网络药理学对Rb1及其代谢物抗抑郁靶点进行预测。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成分-靶标-疾病”,并通过PPI互作蛋白分析,GO功能富集分析,KEGG通路分析,进行机制预测。发现91个关键靶点,20个主要的生物富集功能和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是分析得到的最相关的信号通路。此外,MAPK和NF-κB炎症信号通路频繁出现在其他主要通路中。关键靶点GR和5-HT1A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中的重要靶标;MAPK14是MAPK通路中的重要靶标。网络药理学结果表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及炎症反应相关通路可能为Rb1及其代谢物发挥抗抑郁作用的主要机制。(4)进行靶点-通路验证实验。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中的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发现Rb1明显降低了两者因脂多糖导致的水平增高,发挥抗炎作用;采用HPLC-MS测定小鼠海马组织中的五羟色胺(5-HT),色氨酸(TRP),犬尿氨酸(KTN),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和谷氨酰胺(Gln),发现Rb1可以调节5-HT,TRP,KYN,GABA的含量,但是Glu和Gln的作用趋势与文献不符;采用qPCR技术探究Rb1对小鼠海马组织中5-HT1A和Nr3c1的mRNA水平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探究Rb1对5-HT1A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表明,Rb1可明显增强5-HT1A的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增加Nr3c1的mRNA水平的表达,表明Rb1对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具有调节作用。采用qPCR技术探究Rb1对小鼠海马组织中MAPK14和NF-κB p65的mRNA水平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探究Rb1对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Rb1可明显降低p38 MAPK和NF-κB p65的mRNA水平的表达,降低NF-κB的磷酸化水平,表明Rb1对MAPK和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具有抑制作用。同时,也验证了网络药理学中的Rb1影响神经炎症和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的预测。(5)Rb1代谢产物Rd和F2首次发现具有抗抑郁活性。本研究采用脂多糖抑郁小鼠模型,对给与Rd和F2的小鼠进行行为学测定。结果发现Rd和F2具有明显的抗抑郁样作用;可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且F2高剂量组表现出较Rb1更为明显的抗炎作用。小结:本研究在明确Rb1在LPS诱导的抑郁小鼠模型上具有明显抗抑郁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 Rb1在小鼠体内代谢产物的UPLC-QTOF-MS鉴定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Rb1及其代谢产物抗抑郁作用的“成分-靶标-疾病”,并用体内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Rb1可以剂量依赖性地增加5-HT的含量以及5-HT1A受体的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GR的基因表达,调节色氨酸代谢。同时,Rb1降低LPS诱导的促炎细胞因子和IDO活性的增加,可能通过抑制p38 MAPK和NF-κB p65的磷酸化而影响MAPK和NF-κB通路。该结果验证了网络药理学的预测,并表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途径可能与Rb1的抗抑郁作用有关。在网络药理学指导下,首次发现并验证Rb1代谢产物Rd和F2具有抗抑郁作用,先前研究中尚未报道,并且F2在抗炎方面优于Rb1。本研究首次揭示了 Rb1可能参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途径以及相关靶点GR和5HT1A的潜在调控,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发现Rb1及其代谢产物抗抑郁的多靶点,多途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明确Rb1药效物质基础和药理机制提供了参考,也为Rd和F2成为潜在抗抑郁药提供了理论基础。创新性:本论文研究Rb1对脂多糖神经炎症模型引起的急性抑郁的作用和分子机制,发现了 Rb1可以调节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中的GR的作用靶点,通过抑制p38 MAPK和NF-κB p65的磷酸化影响MAPK和NF-κB通路,同时说明了 Rb1代谢物与抗抑郁药效的相关性。首次发现了人参成分Rd和F2的抗抑郁活性,丰富了人参抗抑郁的物质基础。
其他文献
1目的和意义抑郁症(depression)被归类为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具有较高自杀率、自残率和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病人群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研究认为抑郁症的发病主要由社会环境及遗传学因素、单胺类神经递质失衡等原因引起。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氟西汀用于治疗抑郁症,但约有50%的患者没有明显疗效。大量研究显示,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电针干预
对于常规根管治疗、根管再治疗无效的根尖周炎的患牙,如果无法通过根尖手术消除根尖炎症,那么意向性再植可能是最后的一种保留患牙的方法。意向性再植一直被当做保留牙齿的最
会议
作为预制节段拼装桥墩受力的薄弱环节,接缝的连接强度直接影响预制节段拼装桥墩的强度和稳定性。由于地震灾害发生的不可预测性,所以对预制节段拼装桥墩接缝考虑轴-弯-剪相互作用时的力学行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预制节段拼装桥墩接缝力学行为进行了如下研究:(1)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预制节段拼装桥墩接缝受剪的研究现状和三个层次的损伤评估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2)建立了考虑接缝处接触非线性的预制节段拼装桥墩
作为一种可控的新型智能材料,磁流变液(Magnetorheological Fuidl,MRF)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是一种可以在磁场中改变粘度的液体。当处于外加磁场中时,这种液体的粘度随外加磁场的增大而增大,随外加磁场的减小而减小。这种粘度随着磁场大小改变而改变的效应称之为磁流变液效应。由于具备这种优良的性能,磁流变液被广泛的应用在汽车,军工,建筑等多个领域。磁流变液所具有的这种磁流变效应依赖
晋绥边区的变工互助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进行社会动员的重要方式。晋绥边区属华北边远地区,位于生产落后的乡村地带,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在敌后创建
第一部分甲状旁腺囊肿的超声诊断研究目的: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囊肿的超声成像特点,以提高对甲状旁腺囊肿的诊断能力。研究对象:2010.2-2018.7月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超声诊断科发现的41例甲状旁腺囊肿患者。研究方法:详细记录了二维、彩色多普勒和三维体积重建各病变的超声成像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清PTH、血清钙、血清磷的检查,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细针穿刺,观察囊肿液的物理性质,在囊肿液中进行PTH检
美国剧作家特雷西·莱茨创作的《八月:奥塞奇县》是一部呈现美国家庭困境的三幕悲喜剧。这部现实主义戏剧延续了美国家庭剧的历史传统,讲述了一个非健全家庭成员间复杂关系的
由于决策环境的复杂性以及人类认知思维的模糊性,通过定性的方法描述评价信息更加符合决策者的需求,概率语言术语集(PLTS)既可以表示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在几个语言变量间犹豫的情况,又能准确表达决策者对不同语言术语的偏好程度,是解决多属性决策问题的重要工具。本文对概率语言环境下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及模型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提出了两种基于概率语言加权中心有序加权Heronian平均(PLWCOHM)
目前我国的航空活塞发动机主要燃用汽油,但汽油在运输和使用安全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希望打破这一局限性,研究以航空煤油为燃料的小型航空活塞发动机,以满足日益旺盛的高性能、长航时的需求。本文旨在研究某型航空二冲程重油活塞发动机的燃烧过程,了解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缸内的具体流动情况,研究不同工作参数对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首先,根据某型重油活塞发动机的结构参数使用Fluent建立发动机三维燃烧模型,
移栽是蔬菜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而机械化移栽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益、实现大面积种植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我国蔬菜种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移栽机构作为蔬菜移栽机的一个重要执行部件,其作业性能将直接影响移栽的质量,以此探寻一种具有运转稳定、性能优良的移栽机构一直是目前移栽装备研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相比于现有移栽机的取苗和栽植分步式移栽作业方式,一套机构作业的移栽机结构紧凑、作业空间小,不存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