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作为赴蒙汉语教师志愿者,在蒙古国小学生汉语教学实践时,发现蒙古国零基础小学生汉字书写产生的偏误较多,其产生原因很值得研究。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归纳法、偏误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以蒙古国乌兰巴托市的普通话中学的零基础小学四年级学生为例,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设性意见。首先是对蒙古国零基础小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重点通过对普通话中学零基础小学四年级学生出现的汉字书写偏误进行分析,将偏误类型主要分为笔画偏误、部件偏误、结构偏误、字形拆分、别字、不规范的字六大类。其次是根据归纳得出的笔画偏误、部件偏误、结构偏误、字形拆分、别字、不规范的字六大偏误类型,从汉蒙文字、学习者、教学与教材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汉蒙文字表现为相似与差异,汉蒙文字差异之处为西里尔蒙文与回鹘式蒙文皆属拼音文字,而汉字为方块字;相似之处为西里尔蒙文与回鹘式蒙文中的字母都有与汉字中的部件形似的部分。学习者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小学生的思维和认知特点以及学习动机与目的不足两方面出发,小学生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时期和空间知觉发展阶段,常会忽视对事物形态的观察,从而产生大量结构偏误;再者小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学习常常表现为无意性。教学方面主要表现在学校教学安排不当与教学方法基础且单一,所在学校未单独设立汉字课程且汉字课程安排在拼音课程完全结束后,汉字教学包含在综合课中且一般由本土老师教授;教师使用的汉字教学方法主要是描红、临摹和抄写三种,方法单一。教材方面主要表现在教材内容编排不适应教学对象,所在学校选用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词汇量对于蒙古国零基础小学生而言过大,且课后练习多为词语积累类练习缺少具有针对性的书写练习。最后是针对汉蒙文字、学习者、教学与教材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汉蒙文字对比讲解;注重学生个人差异,端正学生态度,调动学生积极性;不断完善自身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开展教师培训,与本地老师互相学习以及改善教材,强化书写练习的改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