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体内外试验中研究mi R-324-5p能否通过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影响骨髓瘤细胞的生长。方法:用Real time 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临床初治骨髓瘤病人以及正常骨髓CD138+细胞及多个骨髓瘤细胞系mi R-324-5p和Hh通路蛋白SMO、GLI1的表达量;设计合成mi R-324-5p特异性模拟物angomir-324-5p,将其用转染试剂(脂质体)转染至骨髓瘤细胞系JJN3,并设置转染阴性对照组,通过Real 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在m RNA和蛋白水平分别检测JJN3中SMO、GLI1的表达水平;在硼替佐米作用下,采用CCK8和FITC/PI流式细胞术双染法,分别检测转染前后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建立人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MM细胞系共培养体系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共培养前后SMO、GLI1的表达及硼替佐米对MM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CCK8检测在共培养体系中过表达mi R-324-5p后,硼替佐米对骨髓瘤细胞死亡的影响。最后建立人多发性骨髓瘤NOD/SCID鼠皮下瘤模型,观测mi R324-5p在动物体内对MM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Real Time RT-PCR检测瘤体细胞中mi R-324-5p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在mi R324-5p和硼替佐米作用前后,检测对比SMO、GLI1的表达,肿瘤负荷,以及抗凋亡蛋白Bcl-2、凋亡蛋白Caspase3和增殖蛋白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17p13-的MM患者中mi R-324-5p的表达低于无染色体缺失的MM病人,无缺失的MM病人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mi R-324-5p在骨髓瘤细胞系中的表达量与SMO、GLI1m RNA的表达呈负相关;mi R-324-5p在MM中可抑制SMO、GLI1m 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mi R-324-5p表达可以增强硼替佐米对MM细胞的杀伤效应;共培养后,MM细胞的SMO、GLI1蛋白的表达增高,硼替佐米作用下,MM细胞的凋亡率下降,mi R-324-5p可以加强硼替佐米杀死MM细胞的作用;在angomir-324-5p作用下,NOD/SCID鼠皮下瘤的生长可以被显著抑制,生存期明显延长,皮下瘤细胞内的mi R-324-5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伴SMO、GLI1、Ki67的表达下降,caspase-3活化;agomir-324-5p与硼替佐米协同作用,可以更加显著抑制瘤体细胞的生长,SMO、GLI1、Ki67的表达量下降更加明显,caspase3的活化更加显著。结论:mi R-324-5能够通过抑制Hedgehog通路的激活,进而抑制骨髓瘤细胞的生长,增强骨髓瘤细胞对硼替佐米的敏感性,对MM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