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中无机碳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enmeme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现场调查、室内模拟试验等手段,研究了无机碳与城市景观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的关系,以及弱碱性水体中碳酸氢盐碱度对淡水生境中浮游藻类特别是水华期常见藻的生长及藻之间的竞争。 对新开湖和小引河两个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和无机碳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两个水体的溶解无机碳(DIC)浓度年平均值分别为5.01和4.65 mmol·L<-1>;pH 值年平均值分别为8.77和8.63,因此无机碳的主要形式均HCO<,3><->。经过分析,发现pH值与两个水体中的无机碳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皮状席藻是两个水体春夏两季的优势种,其细胞数与无机碳浓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新开湖的无机碳并没有与藻类的生理指标有明显的相关性;小引河的无机碳与藻类种类数和Margalef指数有显著的负相关性。 在不同的碱度条件下,铜绿微囊藻、四尾栅藻和蛋白核小球藻单独培养过程中都能够正常生长。在设置的不同竞争条件下,三种藻的表现不同。铜绿微囊藻在与四尾栅藻的竞争中,只在碱度极低的情况下能够有竞争优势,最终的细胞密度高于碱度较高的组别;四尾栅藻则在碱度高的组别中表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在三种藻的竞争中,四尾栅藻在添加碱度组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生长情况好于其它两种藻;铜绿微囊藻只在未添加碱度组中生长,不过没有明显的优势;蛋白核小球藻在任何一个碱度中都没有优势。调节起始pH值的铜绿微囊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竞争试验中,蛋白核小球藻在三组碱度组中的竞争优势均比铜绿微囊藻明显。
其他文献
聚酰亚胺具有高的热稳定性,高的机械强度和模量,优异的电性能和良好的耐化学稳定性,在工业上应用非常广泛。近年来,研究表明六元环磺化聚酰亚胺是有前景的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材料。已经报导了许多高质子导电率和耐水解稳定性的磺化聚酰亚胺膜。然而,和其它的许多磺化聚合物膜一样,磺化聚酰亚胺膜的抗自由基氧化性比Nafion膜差很多,因而影响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之前已经报导了交联的磺化聚苯并咪唑具有优异的抗自由基
本文在污酸蒸发浓缩基础之上,对蒸发浓缩过程中收集的酸性含氟、氯离子冷凝液的净化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含氟、氯废水处理工艺的分析比较,研究了采用氢氧化钙+偏铝酸钠二级沉淀和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深度处理高氟高氯酸性废水的组合工艺。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实验首先研究了氢氧化钙+偏铝酸钠处理高氟高氯酸性废水过程中各个因素对氟、氯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一级沉淀过程中,按钙∶氟摩尔比为1∶2,
针对当前膜蒸馏用膜通量低、疏水性差等限制膜蒸馏技术规模化应用的突出问题,基于静电纺丝技术原理,开展新型聚偏氟乙烯(PVDF)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疏水膜制备研究。考察了不同纺
“数字城市”与“数字环境”是当今GIS和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虚拟现实技术是实现数字城市关键技术之一。高校校园是城市的缩影,有着数字城市和虚拟环境建设必要的核
采用电沉积和正交方法制备Pd/Ti、Pd-Ni/Ti及Pd-Ni/PX/Ti催化电极,对水中三氯甲烷的电化学还原脱氯进行了研究,同时对电化学还原脱氯机理进行了分析。采用Pd-Ni双金属代替单金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压力浸泡、表面处理、盐雾/浸泡环境、通氧环境对环氧类和富锌类复合涂层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不同环境下的涂层电化学参数、涂层孔隙率以及涂层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