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法治疗脾肾阳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所选研究对象均来自于2015年5月~2016年10月,河北省中医院肛肠门诊确诊为脾肾阳虚型功能性便秘的患者。2采用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中药组35例用温肾健脾法治疗,对照组35例用聚乙二醇4000治疗。中药组脱落病例1例,对照组剔除病例1例,终止病例2例,最终参与统计分析患者共66例,治疗组34例,对照组32例。疗程均为4周,治疗后随访1个月。3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消失率、次要症状消失率、症状总积分、中医症候疗效、远期疗效、安全性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做出评价。4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表示为均数±标准差((?)±s),运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的运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运用c2检验。以P<0.05,表示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以P<0.01,表示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1经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病例年龄、性别、病程、病情轻重、治疗前症状总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临床症状的消失率:中药组患者治疗大便性质,腹中冷痛、喜温,四肢不温的消失率优于聚乙二醇4000散(P<0.05),而两组患者在排便间隔,排便时间,排便困难,面色晄白,小便清长方面治疗效果相当。3临床症状疗效评价: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81.2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药组在治疗脾肾阳虚型功能性便秘疗效上优于对照组。4中药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比较P<0.01,提示中药组在中医症状总积分方面治疗后较治疗前改善显著。对照组P<0.01,提示对照组患者在中医症候总积分方面治疗后亦改善显著。中药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效果比较,经秩和检验P<0.01,说明中药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在中医症状总积分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5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随访,中药组复发率为20%,对照组复发率为36.8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远期疗效中药组优于对照组。6安全性分析:中药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试验、肝功、肾功及心电图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所用中药组(温肾健脾法)及聚乙二醇4000治疗脾肾阳虚功能性便秘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具有安全性。结论:1温肾健脾法能有效改善脾肾阳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2温肾健脾法治疗脾肾阳虚型功能性便秘与聚乙二醇4000散比较,均能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3温肾健脾法能有效改善脾肾阳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大便性质及中医症候中的腹中冷痛、喜温,四肢不温等症状,其治疗后总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4温肾健脾法治疗脾肾阳虚型功能性便秘的远期疗效好,复发率低,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