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眠粒子群算法在光伏发电系统MPPT控制中的应用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ons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石能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以及节能技术在世界各国都得到广泛的重视。其中太阳能由于清洁无污染,储量巨大,开采成本低成为了未来能源的主要构成部分。光伏发电技术对改善能源结构,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发电过程中,由于建筑、落叶、尘土堆积、云等,光伏电池板经常出现遮阴情况。光伏阵列输出的功率-电压(P-U)特性曲线就会出现多个功率峰值点,此时传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控制算法就会失效,即使一些改进型算法也无法满足在大部分复杂遮阴下保持最大功率输出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光伏发电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构建并讨论了双二极管等效电路构建的光伏电池模型以及输出特性曲线。举例阐述了几种经典MPPT控制算法,及其算法流程和失效原因。本文还详细介绍了粒子群算法的由来和原理,并在算法结构、算法流程、参数选择上进行改进和优化,最终得到了休眠粒子群算法(Dormant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DPSO)。休眠粒子群算法收敛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将休眠粒子群算法和电导增量法结合构成的双算法模型,能够适应各种复杂遮阴情况下MPPT控制。使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了光伏发电直流变换器部分的仿真平台,以三种连续遮阴情况和环境渐变情况为仿真条件,验证了双算法模型在环境突变和渐变下的有效性,比较验证了休眠粒子群算法的快速收敛能力,以及强大的寻优能力。本文搭建了系统的硬件实验平台,在室外进行局部遮阴情况实验。实验结果说明了双算法模型能够及时找到最大功率点,并且维持最大功率稳定输出。
其他文献
随着大容量、超高压、远距离、交直流混合输电及大机组的跨区域电网的发展,电网结构日益复杂,设备种类越来越多,且技术、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使电力系统发生灾变的可能性增大,
光学干涉测量是以光波长为计量单位的一种高精度、高灵敏度、非接触性的光学测试技术,能实现实时、快速、高精度、多参数、全场、动态测量,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作为一名设计师和教师,笔者认为,中国设计界在呼唤自主性崛起的同时,更要大声呼唤真正具有人文价值的设计,特别是需要在跨学科设计的思维基础上呼唤这种人文价值。这是因为,
如今电力电子装置正朝着高频化、大容量方向发展,但是开关损耗是功率开关器件频率提高的瓶颈。软开关电力变换技术能有效地减小电力电子器件中的开关损耗、电应力和电力变换装
随着科技的进步,微型化、集成化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简称WSN)和微机电系统的发展趋势,然而其供电问题成为其发展的重要障碍。传统的供电方式是使用电化学电池,其存在着许多缺点,如寿命短、储存能量有限等。另外,受一些工作环境的限制,更换电池的过程复杂艰难或者无法更换电池,即使可以更换电池也会使得电池的使用成本增加。报废的电池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会对土壤
学位
拆零拣选作业是仓库内部最耗时、最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环节,成为影响物流成本与作业效率的瓶颈.随着电商高速发展,海量SKU与订单碎片化日趋明显.在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
期刊
本论文选用的是三相12/8极双凸极永磁电机作为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之所以采用外转子结构,是因为此结构可以实现轮毂直接驱动,显著提高了驱动效率与汽车整体的性价比,是一种
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全控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如IGBT,IGCT,GTO的发展,使得利用VSC(Voltage Source Converter)技术构成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成为现实,从而形成一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我国有十多年发展历史,并在保障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是目前还存在自动化系统独立、缺少集成应用和协同操作、数据缺乏有效利用等问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煤炭需求量也有所增加。然而矿井事故频发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和威胁,尤其顶板事故中死亡人数占到矿井事故死亡总人数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