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缩粒子滤波的改进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y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标跟踪技术已经成为航空航天、智能监控、安全管理、医疗卫生等领域发展的必要手段。随着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目标跟踪技术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跟踪过程中存在的目标遮挡、尺度变化、光照变化等问题又是影响跟踪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为解决因目标遮挡和尺度变化造成的跟踪鲁棒性下降的问题,论文提出了基于分块的压缩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和基于窗口更新的分块压缩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来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利用概率估计的方式在跟踪过程中可以较好地处理目标部分遮挡,但跟踪的准确性会随着粒子数目的增加而急剧增加,造成该算法在实际跟踪场景中应用的局限性。而基于压缩感知的目标跟踪算法是通过对原始图像的特征进行压缩提取,使得高维的目标特征降低到低维,因此在进行目标跟踪的过程中运算的效率将大大提升。考虑到实际应用中存在目标被遮挡的情况,上述所提及的两种算法可以达到理论上的互补,论文在上述两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的压缩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用于解决跟踪中的遮挡问题。改进算法是将压缩感知理论应用到粒子滤波框架下,同时考虑到目标遮挡情况的复杂性,提出了目标分块匹配机制,对目标进行分块后根据子块的相似度信息判断子块遮挡情况,在模板更新阶段对被遮挡的子块不进行更新,此外在目标特征提取时使用了改进的包含空间信息的颜色特征提取方法,更加精确地描述目标。通过上述的改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标因为被遮挡而出现的跟踪偏移甚至跟踪丢失的问题。在实际的跟踪过程中,目标遮挡的同时往往伴随着目标尺寸的变化。因此论文在上述改进算法的基础上对跟踪过程中目标尺寸发生变化的情况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基于窗口更新的分块压缩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将窗口的自动更新机制融入到目标跟踪的过程中,在跟踪过程中设定多个匹配窗口,寻找模板匹配度最高的目标窗口的中心位置作为目标跟踪的最终位置信息。由于算法改进是在分块压缩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可以同时解决目标尺寸变化以及遮挡的问题。通过理论和仿真实验对论文所提两种改进算法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分块的压缩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可以较好地解决遮挡问题,而基于窗口更新的分块压缩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目标在尺度变化时引起的跟踪漂移现象,同时实现了目标跟踪过程中实时性与鲁棒性的折中。
其他文献
随着近年来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视频应用如视频点播、视频会议、手机视频等都要求视频压缩系统具有实时性,快速、高效的压缩算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运动估计作为视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声纳技术向着综合化、自适应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具有开放式结构的声纳系统,能够实现异构声纳数据的实时共享、调度和管理,通过标准化、模
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 Aided Diagnosis, CAD)是医生采用计算机对医学影像的处理、分析、识别、解释的结果或结论作为辅助来完成其影像学临床诊断的一种方法。CAD有三种临
本文对两源节点共用一个中继节点的无线通信网络作深入的研究,探讨了在无线中继网络中网络编码与信道编码的联合设计问题。文章首先简述了中继信道编码,网络编码的发展历程和
机载斜视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SAR)是一种波束指向前方或者后方并且斜视角可以达到几十度的合成孔径雷达。机载斜视SAR可以利用雷达散射截面与方位角
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技术能在不增加发送功率和带宽的条件下提高系统容量和可靠性,被认为是未来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多用户MIMO系统逐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无线数字通信系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以香农分离编码理论为基础的传统无线数字通信系统,对信源分别进行独立的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在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