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乳中营养成分检测分析及不同乳品中标识性成分的比较研究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并验证乳品中维生素C、牛磺酸、4种不饱和脂肪酸以及乳清蛋白的检测方法,并对不同种类乳粉、不同泌乳期马乳以及不同工艺生产马乳粉进行比较研究,进而揭示马乳中特色营养成分,探索马乳中营养成分随泌乳期的变化,并考察马乳中营养成分受不同生产工艺的影响。方法:(1)应用多功能乳分析仪对新鲜采集的不同泌乳期马乳进行常规成分(蛋白质、乳糖、固体物质、脂肪等)的检测比较。(2)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完成验证;建立AccQ·Tag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品中牛磺酸及8种游离氨基酸(丝氨酸、甘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完成验证;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乳品中4种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完成验证;建立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总蛋白及乳清蛋白的检测方法并完成验证。(3)利用所建方法对不同种类乳粉、不同泌乳期马乳以及不同工艺生产马乳粉进行检测对比。结果:(1)随着泌乳期的推迟,固体物质,蛋白质,脂肪,乳糖含量均有下降趋势,尤其是在6个月的泌乳期时,各营养成分下降较明显。(2)完成四类营养成分检测方法的建立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4种方法专属性、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精密度、重复性达标,加标回收率符合标准。(3)马乳中维生素C,游离丝氨酸,亚油酸,α-亚麻酸,乳清蛋白等营养成分含量较为突出;马匹泌乳初期,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以及游离丝氨酸等含量较高,中期维生素C、α-亚麻酸、亚油酸、游离丙氨酸等含量较高,后期亚油酸、牛磺酸等成分含量较高;生产工艺不同对各类营养成分影响较小,但是喷雾干燥对亚麻酸,亚油酸以及花生四烯酸影响较大,能明显降低这三种营养物质的含量。结论:本文建立的四种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便捷,安全,能准确检测出乳品中四类营养物质含量,适于推广应用;与其他乳类相比,马乳中维生素C、游离丝氨酸、亚油酸、α-亚麻酸、乳清蛋白在各类乳品中含量突出,是为马乳中独具特色的营养成分;马乳在泌乳中期含各类营养成分的种类相对较多,可以考虑将泌乳中期作为马乳粉生产的马乳采集期;两种马乳粉加工工艺对马乳中营养成分影响均较小,但是喷雾干燥对LA和LNA两种成分影响较大,若要选择该方法,应注意调整工艺参数。
其他文献
为了实现快速、无损地从作物中识别杂草,研究了基于光谱分析技术的光谱传感器.以苗期冬油菜为研究对象,根据已提取的4个特征波长(590,710,750,940 nm),设计了一套光谱传感器
激光二极管(LD)泵浦的全固态蓝光激光器因其波长短、结构紧凑、小型化、寿命长、运转可靠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医疗等诸多领域,它的研究成为近年来激光领域的一个研
本论文以水下拖缆的水深测量为课题背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对应用于水下拖缆的光纤光栅温度和压力传感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
以草果种子的胚为外植体,分别对其进行胚培养、不定芽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得到草果组培快繁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如下:1.胚培养培养基:MS+1.0 mg·L-1 2,4-D;2.不定芽增殖培
洛阳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且类型多样,分布连绵不断又相对集中。如何使之有效运用到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中学
左手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有效介电常数和有效磁导率同时为负的材料,因而它的折射率也为负。和普通材料相比,左手材料具有一些奇异的光学性质,比如负折射率、完美成像、逆多普勒
本文对车载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能综合评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工程应用价值。首先,利用系统内电磁拓扑模型,建立干扰能量传输方程,并分解出影响
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是无损检测中的一种新技术,具有非接触、快速、准确、直观等独特优势。它是依据物体的红外辐射——表面温度——材料特性三者间的内在关系,借助红外热传感
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传感器是利用光栅布拉格波长对温度、应力的敏感特性而制成的一种新型光纤传感器,其除具有传统电类传感器的功能外,还具有抗电磁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