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坳陷和济阳坳陷中生界构造特征、演化及动力机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xiaoguai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渤海湾盆地区中生界是近年来中国东部深部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但其中生界构造演化与样式始终不明朗。黄骅坳陷和济阳坳陷不仅是渤海湾盆地区中生界潜山油气的重要勘探区,而且处于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格局转换部位,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同时,中生代该区处于整个华北克拉通东部高原的核心部位。其构造演化研究对深入理解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和这个高原的形成至垮塌的过程至关重要。本文利用大量地震剖面,采用平衡剖面技术,系统进行了中生界残存展布规律的分析,探讨了该区中生界构造特征、演化过程、动力学背景及盆地原型。系统理顺渤海湾盆地中生代时空关系和构造特征,得出:1.印支期,在南北向挤压力下黄骅坳陷和济阳坳陷均以发育EW-NEE向宽缓褶皱为主,三叠系残存于向斜处并受左行走滑影响,为挤压挠曲盆地。燕山早期在NWW-SEE挤压力下,NE走向逆冲和褶皱发育,中下侏罗统残存于呈NE-NEE向展布的右行走滑影响的后陆挤压挠曲盆地内。2.通过兰考-聊城-沈阳断裂两侧中生界构造对比,燕山中期,右行压扭兰考—聊城—沈阳断裂开始作为一整体NE向的断裂系开始控制渤海湾盆地区,沧东断裂右行压扭,同时NNE左行压扭郯庐断裂活动逐渐增强。黄骅坳陷和济阳坳陷构造发生差异。晚侏罗世,黄骅坳陷南区右行压扭走滑拉分,黄骅中北区右行压扭走滑挠曲,上侏罗统残存于拉分盆地内和挠曲向斜处;济阳坳陷地块发生逃逸构造,NW向断层反转为正断层,上白垩统残存于逃逸拉分盆地内。早白垩世是渤海湾盆地区构造转换的关键时期,黄骅坳陷和济阳坳陷几乎所有方向断层均发生负反转运动,地壳抬升至最高,黄骅坳陷南区处于高原中心,不残留白垩系;黄骅坳陷中北区下白垩统盆地原型为张扭性质裂陷盆地;济阳坳陷逃逸作用继续。逃逸拉分作用亦继续。3.从各残留构造层地层展布规律得出中国中生代高原又从NWW向SEE迁移的规律,早白垩世,黄骅坳陷位于此高原的核心部位,尤其是黄骅坳陷南区。通过黄骅坳陷中生界构造特征和济阳坳陷中生界构造特征的对比,联系逃逸构造和前人的研究资料推得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及下地壳拆沉应在早白垩世之前,减薄最大时期在早白垩世,因而导致中国东部高原开始垮塌于燕山中期。而燕山晚期,无论黄骅坳陷和济阳坳陷,处于高地势部位,且在燕山V幕微弱的褶皱和逆冲断层构造作用下,基本不残存上白垩统。
其他文献
濮阳出土了三组仰韶时期蚌塑龙虎图后,引起了国内外多学科专家学者的关注,他们从天文、宗教、美术等方面对三组蚌图进行诠释,提出了不少卓见。但众说纷纭,给人以杂乱之感。本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法学教育虽然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法律人才,但是仍然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利用区位基尼系数的方法,选取了江西省11个城市为研究单元,分析了江西省三大产业的空间集聚情况。结果表明,江西省的11个城市中三大产业的空间分布呈现不均衡状态。第一产业
【正】 朝阳二村是长沙市解放后修建的规模最大、公共福利设施比较齐全的居住小区。位于长沙市新建火车东站的南端,相距约500米;西邻曙光电子管厂,东、南、北三面均为城市干
长期以来,印度一直将发展航天技术视作其提升国家地位和加快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历经50多年不懈努力,印度在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导弹武器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成为了一个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观察学习理论使我们认识到:榜样对儿童的行为有重要影响。当榜样的暴力行为受到奖励时,儿童会更多地模仿暴力行为;当榜
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与创新客家山歌对于保护客家文化有重要意义。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创新应该坚持继承性、民俗性和时代性,在此基础上的创新,才能既体现时代要
<正>传统对《背影》的分析往往比较强调"四写背影"和"三次流泪",其实深入钻研教材后,我们还会发现:词语的重复在《背影》中颇为频繁,这一点很耐人寻味。一、四个"终于"感父爱
期刊
2012年在生产指挥间水源井改造工程中,新建水源井及配套工艺1套,以满足204队生活用水需要。在该项目的设计中采用了标准化设计,根据流量和扬程的不同,将水源井划分为9种工艺
受政治体制、社会环境的影响,我国农村公共事务治理长期存在着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公共事务管理混乱、社会力量难以合作等诸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