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重视精神利益的教育机构雇佣关系中,组织公平感作为成员十分敏感的心理要素,是教师群体与学校组织建立良好稳定的心理契约的关键纽带。教师的组织公平感问题关系到个体对学校组织或社会资源分配的认可程度,深度影响着教师群体的士气和行为。因此,教师群体良好的组织公平感是个人和学校稳健发展的前提。一方面,基于中国小学教育管理制度特征进行组织公平感维度分析与检验,有助于扩大其应用范围,争取对学校管理理论进行有益补充和扩展;另一方面,探究维护小学教师组织公平心理的关键因素,可以为学校组织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引导,因而具有理论与实践价值。
目前,国内外关于组织公平感的测量研究大部分为面对企业的一般性研究,对于教育领域的组织公平感测量大多套用企业测量方式,少有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的组织公平感本土化设计与检验。为了正确度量教师群体的组织公平感状况,满足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现实需要,首先,在梳理归纳国内外有关组织公平感方面的研究以及有关中国小学教师的政策法规等文献资料后,形成对组织公平感研究现状及中国现行小学教师职称、薪资等制度的清晰认识;其次,基于前人量表与理论模型,通过访谈、开放性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本研究编制了《小学教师组织公平感问卷》,并经过预测试和信效度检验,以网络问卷的方式对J设区市小学教师进行正式施测;最后,根据正式施测数据结果,对J设区市小学教师组织公平感现状进行问题综合分析,并提出建议。
研究表明:(1)中国小学教师的组织公平感为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三因子结构,以三因子结果设计的本量表信效度良好;(2)国内小学教师的分配公平感主要来源于知觉薪酬、绩效、职称评定、进修、教学资源等方面分配结果的公平程度,程序公平主要来源于知觉决定薪酬程序、教学效果评估、晋升程序、工作分配程序、权限参与制度修订、制度执行一致性、民主性和透明性等方面分配过程的公平程度,互动公平主要来源于知觉领导评价、领导态度和领导风格等方面人际互动的公平程度;(3)正式施测结果表明,J设区市小学教师的组织公平感总体处于中等稍高程度,其中分配公平感最低;(4)J设区市小学教师组织公平感在人口学变量上呈现出以下规律:男性小学教师的分配公平感和程序公平感显著高于女性;随年龄的增加,小学教师的分配公平显著降低;20年以内教龄的小学教师的分配公平感和程序公平感都随教龄的增加而显著降低,但有20年以上教的龄小学教师的分配公平感和程序公平感有“回升”现象,呈现“U”型趋势;职称越高的小学教师,其分配公平感和程序公平感愈显著越高;兼任行政职位的小学教师的程序公平感和互动公平感显著高于没有兼任行政职位的小学教师;城区的小学教师的分配公平感和程序公平感显著高于镇区、农村的小学教师。
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结果分析,笔者认为小学学校管理者应当高度重视教师群体的组织公平问题。第一,关注教师心理契约,科学定义职业内涵;第二,建立教师支持系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第三,实行管教合一,实现程序透明化;第四,关注青年教师,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目前,国内外关于组织公平感的测量研究大部分为面对企业的一般性研究,对于教育领域的组织公平感测量大多套用企业测量方式,少有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的组织公平感本土化设计与检验。为了正确度量教师群体的组织公平感状况,满足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现实需要,首先,在梳理归纳国内外有关组织公平感方面的研究以及有关中国小学教师的政策法规等文献资料后,形成对组织公平感研究现状及中国现行小学教师职称、薪资等制度的清晰认识;其次,基于前人量表与理论模型,通过访谈、开放性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本研究编制了《小学教师组织公平感问卷》,并经过预测试和信效度检验,以网络问卷的方式对J设区市小学教师进行正式施测;最后,根据正式施测数据结果,对J设区市小学教师组织公平感现状进行问题综合分析,并提出建议。
研究表明:(1)中国小学教师的组织公平感为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三因子结构,以三因子结果设计的本量表信效度良好;(2)国内小学教师的分配公平感主要来源于知觉薪酬、绩效、职称评定、进修、教学资源等方面分配结果的公平程度,程序公平主要来源于知觉决定薪酬程序、教学效果评估、晋升程序、工作分配程序、权限参与制度修订、制度执行一致性、民主性和透明性等方面分配过程的公平程度,互动公平主要来源于知觉领导评价、领导态度和领导风格等方面人际互动的公平程度;(3)正式施测结果表明,J设区市小学教师的组织公平感总体处于中等稍高程度,其中分配公平感最低;(4)J设区市小学教师组织公平感在人口学变量上呈现出以下规律:男性小学教师的分配公平感和程序公平感显著高于女性;随年龄的增加,小学教师的分配公平显著降低;20年以内教龄的小学教师的分配公平感和程序公平感都随教龄的增加而显著降低,但有20年以上教的龄小学教师的分配公平感和程序公平感有“回升”现象,呈现“U”型趋势;职称越高的小学教师,其分配公平感和程序公平感愈显著越高;兼任行政职位的小学教师的程序公平感和互动公平感显著高于没有兼任行政职位的小学教师;城区的小学教师的分配公平感和程序公平感显著高于镇区、农村的小学教师。
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结果分析,笔者认为小学学校管理者应当高度重视教师群体的组织公平问题。第一,关注教师心理契约,科学定义职业内涵;第二,建立教师支持系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第三,实行管教合一,实现程序透明化;第四,关注青年教师,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