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的政治发展思想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25z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试图从人类社会政治发展这一大的历史背景出发,力求对邓小平散见于各种讲话之中的政治发展思想进行一个系统的归纳与研究.文章从三个方面构建了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的理论框架:第一,邓小平以社会主义导向,从世界政治发展的潮流吕势出发,提出了政治发展的多重目标体系:民主政治、政治稳定、祖国统一、社会公平.第二,邓小平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透彻分析了政治发展的环境与条件,这正是他建立政治发展目标体系和选择政治发展道路的基础.第三,邓小平为中国的政治发展选择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主要体现在:自主性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渐进性发展等几个方面.
其他文献
当代中国正由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现代的市场经济,即法治经济.为了发展法治经济,实现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必须塑造中国公民的现代法律意识,使其同现
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是党的各项政策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是关系着中国革命和建设成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1956~1966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呈现出正确与失误,成就与问题并存
第一次国共合作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采取一种特殊的形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这种党内合作的形式是当时在中国革命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国共两党求同存异,戮力同心共
毛泽东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中国人民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发展观.他们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必须回答的首要理论问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人是这个理论探索
相对一般农村,资源型农村依靠独特的资源优势获得了发展先机,村民的经济生活得到一定改善,与此同时乡村内外部的治理环境也产生了变化,相关治理资源需要政府与村庄进行良性互
该文对废除旧法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回顾,较为客观地分析了当时新政权废除旧法统的原因,论证了它对新中国法制建设的重大历史意义及其不可忽略的负面效应,提出应科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