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床式电站尾水渠底板修复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vm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床式电站作为水能转换为电能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在防洪、抗旱、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类型的水电站普遍存在水头较低、单宽流量大等特点,其泄洪效能方式一般采用底流消能的方式。修建于山区河道的河床式电站,在下游尾水较深的情况下,随着水流边界条件的变化,易存在水跃跃首不稳定与消能率低等问题,导致尾水渠冲刷严重,再加上在施工期间残留的施工堆渣与河床底部砂卵石积于尾水渠,导致水电站尾水渠淤积严重,尾水位抬高,水流形态改变,影响水电站的泄洪能力和发电效益,因此,对河床式电站尾水渠底板的修复关系到行洪安全和电站运行效率。河床式电站底板修复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淤积物清理以及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浇注两方面。本文利用现场试验分析了供气量、供气压力、水深等因素对清淤机出口流量的影响程度大小,并利用fluent软件结合现场试验数据优选典型工况,对管道内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气液固三相流在管道中的分布以及气泵典型断面处的流速流场分布,总体分析了供气量、供气压力、水深等因素对引射能力和清淤机出口流量的影响;利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水胶比、砂率、粉煤灰掺量、抗分散剂掺量等因素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影响程度,并分别对各因素进行分析,选择最优配比应用于工程实际,结果如下:(1)引射能力受供气量、供气压力、水深三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供气量和供气压力的增加能够提高水平管道三相流动混合流的范围,增强对颗粒的输送能力,在气泵内部可提高其流场区间,从而提高对液体的引射能力;水深的提高使水平管道的混合流范围先增大后减小,且气泵内部上层流场流速提高,有利于引射能力的增大;入水流量的提高导致管道三相混合流范围减小,该因素对增加引射能力并无显著影响。(2)清淤机出口流量受水深、供气量、供气压力三种因素的影响,其受影响大小程度为:水深>供气量>供气压力。清淤机出口流量随水深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着水深的增加,清淤机平均出口流量增加幅度呈减小趋势;清淤机出口流量随供气量的变化受水深影响,在水深至一定程度后,随着供气量的增大,清淤机出口流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供气压力的增加使清淤机出口流量呈不规则波动,其变幅在5%~35%左右。(3)对于水下成型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水胶比、絮凝剂掺量、粉煤灰掺量、砂率对水下强度与水陆强度比的影响程度大小为:水胶比>抗分散剂掺量>粉煤灰掺量>砂率。随着水胶比的增大,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水下强度和水陆强度比呈减小的趋势,絮凝剂的增加可以提高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强度,但掺量超过一定程度后,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强度随之减小;粉煤灰的掺量增加导致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强度降低。(4)气动式清淤结合水下混凝土修复技术应用于河床式电站尾水渠底板修复工程是可行的,且效果良好。
其他文献
就大学文理交叉的必要性和实施的难点,及如何实施“文理交叉”问题进行了探讨。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效应的加剧,如何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成为一个焦点问题,二氧化碳的地质封存及资源化利用成为可选的有效途径。目前,二氧化碳封存及二氧化碳提高石油采收
我国民法制度规范中并没有明确指出无圭物概念以及针对先占的制度设计,在循环经济视阈下,再生资源的立法价值足以承担起构建先占制度的试金石。经过对无主物意涵进行类型化梳理
主要介绍嵌岩桩内防风锚定技术在深圳盐田二期的运用情况及其施工技术。
“语文主题学习”是围绕某一“主题”大量阅读,以读促写,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最终价值取向,且合乎语文学科学习规律的学习活动。其中的关键目标之一就是
针对传统疲劳试验机同轴度检测设备接线繁琐、计算复杂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疲劳试验机同轴度检测仪的设计方案,并对该检测仪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进行了分析。此检测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壮大,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由于国内国际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摆脱困境成为我们思考的课题。
名词化隐喻是产生语法隐喻的一个重要来源。它的意义在于可以使小句、语篇中的信息结构重新组合。名词化隐喻在语篇建构中具有多种功能,它能使语篇正式、客观、简洁、精确、衔
目的通过探索地黄相关专利保护的技术布局、主题分布等方面的规律与特征,为地黄药物研发和生产机构的管理运营及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参考与建议。方法以国内外专利为数据源,利用
目的讨论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改善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效能感及心理状态中的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该院在职手术室护理人员62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