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权分置视野下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审视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hong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背景下,“三权分置”理论的历史沿革以及“三权分置”政策中各权利束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应用性,针对农户资格权的体系位置提出质疑,并引入了符合法理体系且解决实际问题的权利路径。结合宅基地制度的变迁,探讨以现代产权为研究点的二权向三权的发展变更之路。以宅基地“三权分置”作为农村宅基地改革的突破口,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有利于充分开发利用农村集体土地资源,让闲置土地能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丰富宅基地用益物权,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三权分置”政策中的制度构造为“宅基地所有权-农户资格权-宅基地使用权”,结合新旧土地管理法以及最新的立法规定对其进行解读。同时,立足于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政策脉络,在改革实践中,通过不同产权治理结构的特征比较,将其分别对应江西鹰潭、上海奉贤、浙江义乌、四川崇州四个试点地区,从产权治理形式、居住保障方式以及宅基地处置方式等各方面分析造成其产权治理结构差异的具体原因,提出了不突破我国现有物权体系、符合立法规范的改进建议。笔者认为,农户资格权隶属于农民集体成员权,与所有权人并列,归属于对权利人身份的法律表达,与以促进宅基地的财产价值高效流转的“三权分置”改革核心不一致,难以完成宅基地上财产权益链条的进一步延伸。宅基地役权(不动产役权)的引入,有利于厘清房屋对宅基地的利用关系,不动产役权——脱胎于《民法典》地役权制度,隶属于物权体系内,其本质为房屋对土地的“地役权”利用权,将地役权的客体扩张后而衍生的权利,需役与供役的客体都将扩展到不动产范围。不动产役权的理论供给实现了宅基地上权利在三方主体间的合理配置,既维持了农民集体的所有权和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也为社会主体取得的房屋所有权提供了恰当的土地权源——宅基地役权。立法应置重于宅基地役权的具体规则设计以及宅基地资格权的体系正位,塑造出“宅基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役权”的权利架构,权利主体分别为农民集体、农民以及社会主体。社会主体通过与农户(宅基地使用权人)签订合同的方式,在拥有房屋所有权的同时获得对宅基地的利用权利。宅基地役权的主体属物、客体属物,应当具有从属性,参照地役权采用登记对抗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宅基地役权的引入,在保障农民享有宅基地使用权的基础上促进农民房屋财产权的高效流转,同时为社会主体取得的房屋所有权提供稳定妥适的基地役权。
其他文献
作为乡村治理重要手段的积分制嵌入基层社会的特征日益突出。乡村振兴进程中积分制基于自治、法治与德治融合发展的治理需求,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明新风、内生动力的精神需求以及对党建引领、因地制宜、改革创新的发展需求而被深度地嵌入乡村社会。基于党领共治格局,通过赋能嵌入、机制嵌入和内生嵌入,从而积极嵌入到乡村的社会秩序、社会规范和公法精神;与此同时,它横向嵌入到乡村的社会道德、成员需求与国家社会关系,积
期刊
村级权力监督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乡村治理演进的基本内容和治理状态的重要标识,相较于其他监督形态具有独特属性和运行框架。继“政权下乡”“政党下乡”“民主下乡”等乡村治理体制机制重构后,“监督下乡”成为新时代促进乡村有效治理的一项重要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聚焦破解村级权力“谁来监督、监督什么、如何监督”等基本问题,建立健全“主体联动、内容覆盖、机制融合”的现
期刊
“枫桥经验”是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探索出来的先进经验,“坚持矛盾不上交”是其本质要求,“平安、和谐”是其价值目标。检察机关探索基层轻罪治理实践样板,应积极借鉴“枫桥经验”,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善于运用法治思维解决群众问题,通过“案发前预防、案发后调解,办案中认罪认罚、服刑后帮教帮扶”等职能延伸,进一步落实完善“三调联动”机制和刑事认罪认罚制度,在基层化解社会矛盾,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政治效果和
期刊
“区块链+基层监督”体系的构建与运作,体现了基层监督中“程序性权力”,程序性权力是脱离于人而运作的监督机制,具备智能合约、去中心化以及数据存证等多种内在优势,进而推动基层监督的路径创新:一是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与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协同监督;二是村干部权力腐败的自动预警与研判;三是预防村干部腐败的高压场域。根据上述基层监督路径的不同特点,村干部权力的监督方式呈现出新的形态,即常态化监督、目标式监督与跟进式
期刊
<正>乡村治,郡县稳;郡县治,天下安。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村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东台市位于江苏沿海中部,市域总面积3557平方公里,是全国“三户一村”创评的发源地、全国农民道德评议的首创地,2019年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6部门确定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2022年被确定为全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县。
期刊
目的 观察浮针调颈联合调神调衡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日照市中医院2021年11月—2022年6月收治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38例。治疗3周,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评估,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37%(37/38),愈显率89.47%(34/38);随访时,总有效率为97.37%(37/38),愈显率73.68%(28/38)。结论 浮针调
期刊
本文介绍了连续加热炉在线控制钢坯温度预示数学模型、最佳炉温数学模型及最佳炉温动态补偿数学模型。该模型通过模拟实验表明,完全可以用于在线控制。
期刊
<正>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近年来,山东省莒南县坚持“123”工作思路,即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以队伍优化和制度细化为抓手,以强化监管、完善体系、搭建载体为主线,做到虚功实做、软件硬抓,不断提升乡村治理的力度、精度、宽度和温度。制度立规,让乡村善治有据可循“这是我们‘两委’商议板团路垒砌花坛1500米的情况。”“这是2月18日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的矿区流转土地100亩的情况”……洙边村党支部书记刘树
期刊
本文分析了用于连续加热炉在线控制的总括热吸收率法数学模型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能量平衡的三元在线控制数学模型,在模型中采用了炉气黑度动态补偿以提高模拟精度。典型工况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方法具有适用性广及可靠性高的优点。
期刊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当前我国乡村治理在治理主体、治理过程、治理理念以及治理信息资源四大板块呈现出“复合碎片化”样态,掣肘乡村治理效能发挥,阻碍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本文通过研究浙江省桐乡市“四治融合”乡村治理的创新实践与经验启示,发掘乡村治理新思路如何打破“各自为战”的复合碎片化治理格局,探析“四治融合”治理模式的底层逻辑及实现路径,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