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ZnO改性涤纶的性能及抗菌抗紫外功能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bay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涤纶织物因其高模量、高强度及价格低廉的特点受到纺织行业的广泛关注。美中不足的是涤纶织物极易滋生细菌,而且对紫外防护性能不佳,直接影响人们的穿着体验,使服用舒适性能下降,如何使涤纶实现多功能化一直是产业领域研究热点。纳米ZnO是一种集优异抗菌性能和抗紫外线性能于一身的半导体材料。在此我们利用纳米ZnO改性涤纶,开发集抗菌、抗紫外线性能为一体的新型纤维材料,实现其多功能应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纳米ZnO改性涤纶的制备: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ZnO改性涤纶切片,再用此切片直接纺丝得到ZnO改性涤纶纤维。将得到的ZnO改性涤纶纤维通过XRD、FT-IR、热分析、EDS、抗菌性能等测试,结果表明:ZnO改性涤纶与普通涤纶在结构上没有显著区别,结晶度较普通涤纶提高了 13.6%,600℃失重率较普通涤纶高了 15%左右,同时ZnO改性涤纶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抑菌率达到99%)。(2)酸碱处理对ZnO-涤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断裂强力保留率、热分析等手段,探究了酸处理、碱处理条件对改性涤纶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经酸碱处理后改性涤纶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经不同酸碱处理条件处理后,改性涤纶的化学组分没有发生变化;结晶度、熔融温度、力学性能等有所下降。经30 g/L的碱处理80 min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是80.98%和90.25%;经80 g/L的酸处理后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64.62%,抗菌性能下降幅度较大,因此ZnO改性涤纶不适合强酸处理。(3)纳米ZnO改性涤纶的染色及抗菌性能研究。通过探讨不同染色条件对改性涤纶的上染率影响和抗菌测试,结果表明:一般的高温高压染色法对改性涤纶的抗菌性能影响不大,其最佳染色条件为:在120℃,pH=3的条件下染色60 min。其次对染色后的改性涤纶进行耐洗测试,发现经50次洗涤后仍有较好的抗菌性,抗菌率达到90%以上,其抗菌机理主要是由氧空位和光催化的协同作用。(4)染料对纳米ZnO改性涤纶抗紫外性能影响研究。通过比较经不同色相、不同染料结构和不同染料浓度染色的改性涤纶和常规涤纶,结果表明:分散蓝79对改性涤纶的紫外线防护性能的提升最为显著,改性涤纶经最优染色后UPF指数从52升到了 456,对UVA的透过率从16.28%下降到0.31%,对UVB的透过率从0.4%下降到了 0.21%。而普通涤纶经最优染色后其UPF指数、T(UVA)%、T(UVB)%分别是232、0.62%和0.41%,几乎为改性涤纶各项数值的一半。改性涤纶染色后抗紫外线性能的突增主要是由于纳米ZnO和分散染料的协同增效作用。综上所述,本课题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纳米ZnO改性涤纶,探讨了酸碱处理对涤纶纤维结构的影响及染色对抗菌抗紫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ZnO改性涤纶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耐碱性,染色对其抗菌性能几乎没影响,而染色对其抗紫外线性能有显著提高,显示出较强的协同增效性。
其他文献
L-肉碱(β-羟基-γ-三甲基氨基丁酸),又称左旋肉碱、肉毒素、维生素BT,临床又称左卡尼丁,是一种营养安全、医药型精细化工品。近年来,人们研究发现L-肉碱及其衍生物具有强大的生理功能,使其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饲料、保健品等各大领域,甚至有学者提出L-肉碱的地位可与维生素媲美,纳入日常营养膳食中。由此可见,L-肉碱有着光明的前景和不可估量的市场价值。L-肉碱的制备途径有直接提取、化学合成、生物转
学位
兰姆波传感器因其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距离远、灵敏度高、检测效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无限大平板的超声无损检测。然而兰姆波在传播过程中具有频散和多模式特性,同一激励频率下至少存在两种模式的兰姆波,不同模式的群速度和相速度在激励带宽内是不断变化的,导致兰姆波传播信号的分析和解释变得复杂。常用的兰姆波无损检测通常激发单一模式的兰姆波研究其传播特性,但单一模式的损伤检测具有一定局限性。为了更准确地进行钢板缺
学位
随着移动机器人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传统的足式和轮式机器人无法同时满足适应复杂环境且运动高效的任务需求。轮式双足机器人兼具腿足式移动机器人对复杂环境适应性好的优势和轮式机器人在平坦路面中移动速度快、能量利用率高的特点,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一代移动机器人。轮式双足机器人的概念一经提出,发展十分迅速,国内外涌出多种此类机器人平台,各种轮式双足机器人控制算法也层出不穷。轮式双足机器人作为典型的欠驱动系统,强
学位
以《生物与环境》研学课程为例,依托烟台山与闽江湿地公园等乡土资源,聚焦核心素养培养,设计项目式研学课程目标;整合课程学习资源,设计项目式研学课程内容;制订研学任务清单、以问题驱动探究,开展多学科融合的项目式研学活动;注重过程性评价,定期交流研学成果。
期刊
随着教育信息化、“互联网+”以及相关的信息与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初高等教育各个阶段的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MOOC、SPOC、混合式教学等模式为代表的教学改革已经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广泛的开展,充分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有效实现了将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前,中学阶段的课程教学深受新冠疫情和“双减”政策的影响,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大多仅停留在将线下课堂内容原封不动照搬到直播课
学位
警务治理体系建设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网络民主得到进一步扩展和延伸,自媒体成为了体现公民言论自由的主要平台和表达话语权的重要场所,同时也为网络暴力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公安机关是国家行政执法和司法力量的代表,警务人员有着国家赋予的特殊职责和权利,其执法行为与公众息息相关,极易引发广大网友的关注与热议,成为舆论焦点。较普通网络舆情不同,涉警网络舆情
学位
法治化是现代化的关键标识。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顶层设计,都将法治化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之中。中国式现代化必然需要基于法理视角的深度诠释:从法治必须被当成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转型需要法理剖析;从构建社会主义法治话语体系的学术使命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蕴意需要法理阐发;从思维现代化所具有的方法论功能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定位推进需要
期刊
报纸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二次电池的需求日益增加,而现有商业化锂离子二次电池由于其理论比容量的限制,其能量密度难以进一步大幅度提升,进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锂硫电池因其较高的理论比容量(1675 m Ah g-1)和能量密度(2600 Wh kg-1)而被人们广泛关注,且被认为是最易满足人类能源需求的一类二次电池之一。然而,锂硫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生成可溶性的多硫化锂,并穿梭到
学位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目前主要面临四大技术难题:车辆定位、环境感知、决策与轨迹规划、轨迹跟踪与运动控制。其中,轨迹规划技术作为衔接环境感知与车辆控制的中间层技术,其目标是根据环境感知结果及时准确地生成平滑、合理的行驶轨迹,生成的轨迹直接影响车辆控制的效果。本文主要对城市道路环境下自动驾驶汽车最优轨迹生成问题展开研究,使生成的轨迹满足跟车、变道超车等不同驾驶操作行为的需求。首先,针对城市结构化道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