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乙肝表面抗原(HBsAg)对人B淋巴母细胞系IM-9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y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淋巴瘤是目前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B细胞淋巴瘤呈显著上升趋势。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常见于亚洲和非洲,中国是HBV感染高流行区。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过去十年间持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的HBV感染与B细胞非何杰金淋巴瘤(Non-Hodgin’s Lymphoma,NHL)正相关,HBV感染患者较未感染者发展为B细胞NHL的风险高2~3倍。已证实慢性HBV感染增加NHL风险,但是机制不明。许多基础研究表明HBV不仅有嗜肝细胞性,也有嗜淋巴细胞性。国外学者提出了一种以HBV感染、整合以及慢性抗原刺激(chronic antigenic stimulation,CAS)与淋巴瘤生成的因果关系的多因素模型,其中HBV感染起着必要但并非充分的病原学作用。本研究用重组HBsAg刺激人类外周血淋巴母细胞系IM-9,模仿慢性乙肝病毒的HBsAg的持续刺激作用,探讨慢性HBV感染发展为B细胞NHL的作用机制。方法:1.人外周血淋巴母细胞系IM-9是人类B淋巴细胞经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永生化的结果,不具有肿瘤特征,可以作为基因和功能研究。2.细胞增殖实验(Cell proliferation assay,MTS)检测IM-9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HBsAg(100 ug/mL、200 ug/mL、400 ug/mL)共孵育培养24 h、48 h、72 h后,检测细胞的增殖百分比。3.Annexin V-FITC/7AAD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FACS分析IM-9细胞分别与(100 ug/mL,200 ug/mL、400 ug/mL)的重组HBsAg共孵育培养24 h、48 h、72h后,IM-9细胞凋亡率的变化。4.westernblot法分析im-9细胞经不同浓度hbsag(100ug/ml、200ug/ml、400ug/ml)处理后,对sirt1-nf-κb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组蛋白h3乙酰化作用、p21表达及相关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8、caspase-9、bcl、bcl-xl、bax、sirt1、nf-κb的表达影响。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s,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4、il-10、il-12,趋化因子ip-10、rantes水平。6.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informationregulator1,sirt1)激活剂srt1720(srt),sirt1抑制剂尼克酰胺(nicotinamide,nam)分别与200ug/mlhbsag共孵育培养im-9细胞48h后,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凋亡水平变化,westernblot法分析hbsag诱导的组蛋白h3乙酰化以及p21、sirt1和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1.im-9细胞与不同浓度(100ug/ml、200ug/ml、400ug/ml)的重组hbsag共孵育培养24h、48h、72h后,细胞增殖百分比随hbsag浓度和时间增加而逐步上升,24h细胞增殖百分比(79.87±2.39、85.92±3.70、92.02±1.52),48h细胞增殖百分比(74.26±1.34、82.15±1.02、93.47±3.25),72h细胞增殖百分比(55.60±2.38、72.89±3.20、94.15±2.32)分别与24h对照组(pbs)(72.34±1.88),48h对照组(pbs)(61.23±2.41),72h对照组(pbs)(32.71±1.57)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im-9细胞分别与(100ug/ml,200ug/ml、400ug/ml)的重组hbsag共孵育培养24h、48h、72h后,annexin-v/7-aad染色,facs(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im-9细胞凋亡率随着hbsag浓度及孵育时间增加而降低,24hannexinv+/7aad+凋亡率(9.34±1.15、7.57±0.46、5.97±1.02),48hannexinv+/7aad+凋亡率(8.06±0.44、5.89±1.02、4.37±0.33),72hannexinv+/7aad+凋亡率(7.27±0.19、3.92±0.86、2.17±1.03),分别与24h对照组(pbs)(13.27±2.60),48h对照组(pbs)(12.43±3.01),72h对照组(pbs)(14.51±1.11)相比,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im-9细胞分别与100ug/ml,200ug/ml、400ug/ml的重组hbsag共孵育培养48h后进行western-blot分析,与对照组(pbs)相比,随着hbsag浓度升高组蛋白h3乙酰化作用和p21的表达降低。4.im-9细胞分别与100ug/ml,200ug/ml、400ug/ml的重组hbsag共孵育培养48h后western-blot分析,与对照组(pbs)相比,随着hbsag浓度升高上调bcl-2、bcl-xl、sirt1、nf-κb的表达,下调bax的表达,caspase9水平没有改变。5.im-9细胞分别与100ug/ml、200ug/ml、400ug/ml的重组hbsag共孵育培养48h后humanthirty-plexantibodybeadkit检测细胞因子il-4、il-10、il-12和趋化因子ip-10、ranet水平。hbsag引起il-4和il-10的水平升高,同时导致il-12、ip-10和rantes的水平下降。(100ug/ml、200ug/ml、400ug/ml)的il-4(25.29±1.15、34.57±0.51、43.88±1.49)分别与对照组(pbs)(16.34±2.19)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100ug/ml、200ug/ml、400ug/ml)的il-10(749.06±2.31、806.25±0.93、1010.19±1.75)分别与对照组(pbs)(601.24±1.52)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100ug/ml、200ug/ml、400ug/ml)的il-12(36.14±1.27、32.53±2.79、23.77±3.10)分别与对照组(pbs)(47.82±1.31)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100ug/ml、200ug/ml、400ug/ml)的ip-10(705.06±2.91、629.18±1.02、478.59±2.14)分别与对照组(pbs)(812.59±3.57)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100ug/ml、200ug/ml、400ug/ml)的ranet(1788.62±3.14、1495.23±1.13、1345.70±1.09)分别与对照组(pbs)(2312.56±2.97)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6.srt促进hbsag诱导的im-9细胞增殖,(200ug/ml+10um)hbsag+srt(94.38±2.16)分别与(200ug/ml)hbsag(83.27±1.21)、对照组(pbs)(62.35±2.31)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nam抑制hbsag诱导的im-9细胞增殖,(200ug/ml+10um)hbsag+nam(37.48±2.02)分别与(200ug/ml)hbsag(83.27±1.21)、对照组(pbs)(62.35±2.31)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srt促进hbsag诱导的抗凋亡活性,(200ug/ml+10um)hbsag+srt(4.71±2.03)分别与(200ug/ml)hbsag(6.53±1.61)、对照组(pbs)(12.35±3.51)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nam抑制hbsag诱导的抗凋亡活性,(200ug/ml+10um)hbsag+nam(24.43±1.48)分别与(200ug/ml)hbsag(6.53±1.61)、对照组(pbs)(12.35±3.51)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HBsAg诱导的组蛋白H3乙酰化和P21表达水平被SRT增强,被NAM抑制,SIRT1和NF-κB的表达水平上调被SRT增强,被NAM抑制。结论:1.HBsAg促进人外周血B淋巴样母细胞系IM-9的增殖,且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即随浓度增加及共培养时间延长而作用更为显著。2.HBsAg抑制IM-9细胞凋亡,且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即随着浓度增加及共培养时间延长而作用更为显著。3.HBsAg抑制IM-9细胞组蛋白H3乙酰化作用,同时下调P21的表达水平,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即随浓度增加该作用更为显著。4.HBsAg以剂量依赖方式通过上调SIRT1和NF-κB的表达水平,进一步下调Bax的表达水平从而抑制内源性凋亡通路。同时,其上调Bcl家族抗凋亡蛋白Bcl-2和Bcl-xL蛋白的表达程度,从而抑制细胞凋亡。这些数据与MTS结果一致。5.HBsAg上调Th2细胞分化的必需因子IL-4以及NHL肿瘤细胞生长的关键因子IL-10的血清水平,下调促进Th1细胞分化的细胞因子IL-12和趋化因子IP-10和RANTES的血清水平。Th2免疫反应增强,Thl免疫效应削弱,而减弱的Th1免疫反应在抗肿瘤免疫中至关重要,从而使肿瘤细胞易于免疫逃逸。6.HBsAg诱导的这些反应被SRT促进、NAM抑制。总之,重组HBsAg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抑制人外周血B淋巴样母细胞系IM-9凋亡,涉及多种机制:促进增殖,抑制凋亡,调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调控SIRT1-NF-κB信号转导通路和组蛋白H3乙酰化作用。通过重组HBsAg持续刺激模仿慢性抗原刺激,调节SIRT1-NF-κB通路促进人B淋巴母细胞系IM-9增殖。这可能是HBV相关NHL的发病机制。
其他文献
可口可乐总裁曾经说,“可口可乐是1%的水和99%的广告”。1999年,可口可乐充分利用奥运会TOP赞助商权益,在悉尼奥运会主播台澳 Coca-Cola president once said, “Coca-Cola
对正态分布的Ⅱ型截尾样本在正态均值μ>0时,首次给出了正态变差系数的Frequentist精确上限、基于群不变先验的Bayes精确上限与Fiducial上限,并指出三者在数值上相等,提出了
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产品进行可靠性设计时.为保证在最坏条件下仍然能够执行任务,要设定最坏环境及使用条件,不能疏漏,不能再采用3σ之类参数来分析其可靠性,要用允差[Y-,Y+]代替3σ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力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沿海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海洋生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在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通过对我国海洋生态安全
在现有混凝土胶凝体系的基础上,选择硫铝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复合矿物外加剂作为胶凝材料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配以合适的外加剂,实现了胶凝材料早强、高强的性能。
为探析校园欺凌与校园归属感、安全感的关系,并考察校园安全感产生的中介作用,抽取广东省的广州市、佛山市和河源市的部分初中生进行调查,采集有效样本557份。结果发现:欺负
上世纪八十年代快速崛起的民营实体书店,建立了新式的知识与文化传播机制。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消费方式的变革和工具理性下阅读文化的转型,民营实体书店出现了转业、
木棉纤维由于染色性差极大地限制了其在针织服装中的应用,为探究木棉纤维的染整工艺,首先对木棉/棉针织面料进行前处理,然后对处理过的针织面料进行活性染料染色探究。通过对
通过介绍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的特点,对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进行了分析,综述了计算重力坝抗滑稳定的几种算法,并提出了几项提高重力坝抗滑稳定的措施,为重力坝的相关工程建设提
目的探讨生态环保材料——竹材与儿童成长型家具在设计中的结合方式和相关设计方法原则,发现竹材质、成长型产品以及儿童家具三者之间的联系和设计之道。方法以竹材为产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