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对冠心病患者全麻下行非心脏手术的心脏保护作用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ebing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冠心病患者全麻下行非心脏手术的心脏保护作用。  方法:选择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的冠心病患者共30例,ASA分级Ⅱ—Ⅲ级,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15例(n=15),年龄50-65岁,体重指数BMI:20-25。两组的麻醉诱导用药及方式相同,麻醉诱导前10min,实验组静脉缓慢推注右美托咪啶1.0ug/Kg后以0.4ug/Kg/h维持至手术结束;对照组在同一时间点静脉注入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1min(T1)、切皮后1min(T2)、手术结束时(T3)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以及ECG(心电图)中ST段的变化,并计算出各时间点PRR值,即(平均动脉压除以心率)。留取T0、T3时间点外周静脉血3ml,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T0和T3时血清中的心肌钙蛋白(cTnI),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GP-BB)的浓度。  结果:T1、T2时,对照组的HR较T0、T3时快(P<0.05), MAP较T0、T3时高(P<0.05),。实验组各时间点MAP和HR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监测点计算所得PRR值均大于1,心电图ST段均无明显降低,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心肌缺血改变出现。T0时,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中cTnl、GPBB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对照组血清中cTnl、GPBB量高于实验组(P<0.05)。  结论:在全麻下行择期下腹部手术的冠心病患者,增加使用右美托咪啶能够较好的维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抑制血清cTnl及GPBB浓度增高,侧面反映其可能对冠心病患者的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