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干部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中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乡村干部关系状况与农村社会管理、基层政治体系稳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取消、国家重大惠农政策的大力实施,国家和农村的关系从“资源汲取关系”转变成“资源输入关系”。国家惠农政策在改变乡村治理结构的同时,也改变着乡村干部关系,使得乡干部和村干部的行为逻辑随之发生着演变。本文主要是研究在这种宏观背景下乡村干部之间交往方式、交往内容和关系结构特征的变化,考察实践中的乡村干部关系。
本文以黄石市L镇柠村干部为表述对象,运用村干部生命史的写作方法,阐述了在农村税费取消后、新时期惠农政策普遍实施的背景下,黄石市L镇柠村发生的三个典型案例,运用社会关系理论中的结构功能主义深入分析了当前乡村干部关系文本制度的显结构和私下交往的隐结构。本研究将乡干部与村干部均看作成掌握一定资源与规则的行动者,以乡村干部的行动策略为切入点,着重描述和分析基层两级干部在双向互动、制度约束、规则运用、策略选择过程中呈现出的关系网络格局和结构化微观机制,从而实现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的交融与衔接,并据此探究了这种乡村干部关系格局产生的根本原因、本质特征以及对农村社会管理、农村村民自治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
关系是指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状态。乡村干部结构关系是在相对一段时期内较为定型和较为规范的交往关系和交往方式。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介绍了研究缘起、方法、意义和个案村庄;第二部分至第四部分通过讲述发生在柠村的三个经典案例折射乡村干部的行为逻辑和关系结构特征,第五部分介绍了L镇乡村干部关系的基本特征,笔者在与L镇柠村村干部进行多次访谈之后在参与观察的基础上发现,当前镇干部和村干部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交往内容逐利化、交往方式多样化、关系结构层次化的新特征。乡村干部关系以工作关系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呈现出一种资本化与物性化的关系结构特征,私人关系、工作关系和利益关系的相互交织,以及彼此利用这些关系为本群体、个体或者利益集团谋取利益和价值增值,已经成为当前乡村干部关系交往结构的显著特征。这种关系格局的现状是伴随着农业税取消、国家惠农政策的全面实施而随之产生的。新时期国家一系列重大惠农政策实施后,乡村干部之间利益分化,乡村两级组织资源占有和分配方式发生新的变化,正是在这两种因素的作用下导致了当前的乡村干部关系结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