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的一体化,相互依赖的金融市场的发展,各种法律、法规的放松,跨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和各种抵押公司、贷款公司、投资银行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对银行业务的渗入,使传统银行面临严峻的挑战,这促使银行向国际化和全能化方向发展。中国加入WTO前后,大量跨国银行涌入中国,在上个世纪末90年代主要采用新建投资的方式设立代表处和分行等。但随着我国开放的逐步深入,从这个世纪开始,跨国银行进入我国的方式转变到以跨国并购的方式(目前在我国表现为参股)为主,而且,这种方式将成为以后跨国银行在我国扩展的主要方式。我国的银行除了加强管理、降低不良资产率、增加业务品种、提高服务和技术等继续保持国内业务的稳定发展,同时为了提高竞争力和增加利润,还要积极寻求海外的发展。我国银行的跨国经营方式从整体上来看主要是以新建投资为主,但近两年,也出现了不少我国商业银行在海外的并购案例,主要是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的并购。本文首先归纳了跨国银行用直接投资方式进行跨国经营的理论,描述了新建投资和跨国并购两种直接投资方式,并且比较了两者的优缺点和跨国银行选择这两种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然后重点分析了跨国银行进入我国时对这两种方式的选择,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比较了这两种方式的优劣势以及在我国影响这两种方式选择的因素,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跨国银行进入我国的方式由新建逐渐向并购转变,并购将成为跨国银行在我国扩展的主要方式。接着又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新建和并购方式的现状,并简单分析了影响我国银行跨国经营的因素。最后提出我国银行业应该借鉴跨国银行在我国的并购成功经验和建行与工行这几年的并购探索,加大国际市场的资本运作力度,通过并购重组实现海外业务的发展,并且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我国银行的并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