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就若干水华水体和武汉东湖的浮游病毒的时空分布开展了生态学调查,并对浮游病毒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
在2005年4月份到2005年12月份之间对落雁岛和关桥两个水华池塘进行了综合调查。结果显示:在营养水平较高的水体中,浮游病毒丰度也相应较高,但浮游病毒丰度的变化与营养物浓度的变化无显著的相关性。落雁岛和关桥两采样点浮游病毒的平均丰度分别为2.99×10<8> VLPs·mL<-1>和4.24×10<8> VLPs·L<-1>(都在9、10月份出现峰值),叶绿素a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96.66μg·L<-1>和166.74μg·L<-1>。关桥采样点的浮游病毒丰度与前一个月的叶绿素a浓度呈显著的相关(r=0.809,P<0.01),其显著水平高于与当月叶绿素a浓度的相关性(r=0.634,P<0.05),而浮游病毒丰度与后一个月的叶绿素a浓度不呈相关性(P>0.05)。上述结果说明铜绿微囊藻水华发生期间,藻类的生物量是决定浮游病毒丰度的关键因素,但浮游病毒却难以有效控制铜绿微囊藻的生物量。
在2004年8月到2005年7月之间,对东湖六个湖区的水温、透明度、pn值、总氮、总磷、浮游病毒丰度、浮游细菌数量及叶绿素a含量进行了检测。夏季时浮游病毒的丰度高于其它季节,而冬季的浮游病毒丰度最低。同时发现,噬菌体(而不是藻类病毒)是浮游病毒的主要成员,浮游细菌是决定浮游病毒分布的关键因素,而水温、营养水平等因素尽管不能直接影响浮游病毒的丰度,但却可以通过影响浮游细菌的分布而间接影响浮游病毒的分布。通过浓缩水样、提取核酸,以T4噬菌体的gp23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成功扩增出一段约500bp的序列。进一步通过温度梯度凝胶电泳(temperature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TGGE),对阳性的PCR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至少可以区分出4个泳带。上述研究结果不但说明采用PCR与TGGE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浮游病毒的遗传多样性是完全可行的,而且也初步说明不同营养水平的水体中,浮游病毒的遗传多样性具有明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