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醚基异质结电极材料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l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电池因自放电低、循环使用性高、容量高等特点得以商业化应用,便携式电子设备、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储能系统都需要锂离子电池。然而地壳中的锂矿产含量(0.0065%)非常低,并且锂枝晶生长问题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钠离子电池由于钠储量丰富(2.83%)、高充放电速率和无安全隐患等优势得到广泛关注,然而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非常匮乏。二维材料具有特殊的结构和优异的物理性质,在能源存储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此外,不同的二维材料可以通过较弱的范德华力构建二维异质结,二维异质结可以发挥二维材料的协同效应。基于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本论文设计了三种二维异质结作为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分析这三种异质结的几何结构、电子性质、钠离子吸附、扩散性质和理论比容量等方面内容。三项工作内容具体如下:(1)基于石墨醚/石墨烯异质结,我们探索其作为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可能性。该异质结具有固有的金属性质从而有利于电子的传输。钠离子在异质结的层间平均吸附能为-0.95 e V,比石墨醚和石墨烯表面的平均吸附能低,说明钠离子更倾向于嵌入到夹层中。钠离子在石墨醚表面、异质结层间和石墨烯表面的扩散势垒分别为0.21 e V,0.32 e V和0.10 e V,表明钠离子在石墨醚/石墨烯异质结中具有超高扩散迁移率。此外,该异质结的理论比容量可以达到493m Ah/g,比石墨烯/黑磷(431 m Ah/g)、石墨烯/磷(485 m Ah/g)和黑磷/氮化硼(445 m Ah/g)异质结的比容量高。这些结论说明石墨醚/石墨烯异质结可以作为钠离子电池新型和高性能的电极材料。(2)基于石墨醚/氮化硼异质结,通过我们的计算,石墨醚/氮化硼异质结是具有0.59 e V的窄带隙半导体,但是吸附单个钠原子后表现出金属特性,保障了充放电过程中所必须的导电性能。扶手椅和之字形方向的晶格匹配度分别为3.8%和2.6%,说明该异质结具有一定的结构稳定性。在室温环境下(300 K)分子动力学模拟显示该异质结具有良好的可逆性。钠离子在石墨醚表面的扩散势垒最低(0.17 e V),氮化硼表面的扩散势垒最高(0.41 e V),说明该异质结具有较高充放电速率和钠离子扩散速率。石墨醚/氮化硼异质结最大理论容量为460m Ah/g,该异质结可以满足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对低扩散势垒、高充放电速率的需要。(3)将石墨醚和硅烯垂直堆砌搭建石墨醚/硅烯异质结。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较小的层间距(2.82?)可以缓解石墨醚/硅烯异质结体积的剧烈膨胀。分别在300 K和500 K温度下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证明该体系结构具有良好的热力学稳定性,有利于提高钠离子电池的循环使用次数。此外,石墨醚/硅烯异质结具有金属导电性质。钠离子在该异质结中的平均吸附能为-3.38 e V,比氮化硼/黑磷异质结中最小的吸附能(-2.81 e V)更低,可以有效避免钠化过程中钠离子的团簇化。此外,钠离子在该异质结上的最小扩散势垒为0.25 e V,说明钠离子在该异质结上可以自由的扩散移动。该异质结可以稳定容纳38个钠原子,理论比容量可以达到324 m Ah/g。这些性质说明石墨醚/硅烯异质结可以作为理想高性能负极材料应用于未来的钠离子电池中。
其他文献
数模转换器(DAC)在雷达、电子战争、有线或无线通信等很多领域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通信领域中,它作为发射机系统的关键一环更是严重制约着整个系统性能的提升。为了紧跟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发展脚步,高速高精度DAC的研究与设计俨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潮流。众所周知,二进制码DAC结构简单、速度较快,但线性度较差,而温度计码DAC线性度较好,但结构复杂、转换速度慢。为了同时满足高速和高精度的要求,通常
微弱信号的测量在生物医学、航空航天、海洋探测、半导体测量等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在这些领域中,待测源很可能为高阻抗,因此待测源的电压信号十分微弱,为了减小检测难度,在检测信号前,需要对微弱信号进行放大。但是电路中的噪声以及失调往往直接影响待测的微弱信号质量,必须采取措施抑制甚至消除电路中的噪声以及失调,即微弱信号放大器在具备放大增益的同时必须具备低噪声的特点。由于微弱信号放大电路性能的好坏在一定程度
超连续谱是光脉冲在非线性介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光学现象,具有光谱宽、稳定性和相干性好等特点,因此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但目前报道的超连续谱大多是不能调谐或无法精确控制调谐范围,所以本文提出了一种产生可调谐超连续谱的方法,以高非线性三硒化二砷(As2Se3)作为纤芯、以温敏材料甲苯填充包层的悬吊芯微结构光纤,在甲苯临界温度-90~110℃范围内产生温控可调谐超连续谱,在物质探测、光谱学和环境分析
与卫星通信和地面蜂窝通信相比,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通信具有易于部署控制,组网方式灵活,成本适中等优点,在未来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是第六代(Sixth Generation,6G)移动通信系统中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主要针对无人机中继通信系统,提出了无线传输策略方案,并进一步对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为未来无人机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方案。论文的
半导体激光器凭借着其体积小,集成度高,调制特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成为了现代光通信网络以及光子集成电路中重要的元器件。由于光纤传输具有大带宽与低损耗的特点,利用双波长激光器拍频产生微波信号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此外,利用双波长半导体激光器制作的激光雷达系统可以用于高精度的测速测距。这些因素使得双波长半导体激光器拥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对于双波长半导体而言,降低其制作难度,生产成本,提高
量子信息科学发展至今已经完美的将量子力学原理融入进信息科学中,通过量子的方式可以解决经典的方式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光子作为一种传输速度最快、与环境耦合性最弱的一种粒子,常常被用来当做量子态的载体。通过量子态编码传输信息,是量子通信任务中常常用的手段,本文主要讨论了几种常见的量子通信任务。本文首先简介了量子信息的相关背景和研究意义,交代了量子通信任务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第二章主要介绍光量子通信任务涉及
随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飞速发展,海量的机器类通信设备(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 Device,MTCD)开始出现在通信网络中。MTCD数量的指数级增长以及独特的通信特点给传统的蜂窝网络架构和资源管理方法带来了很多挑战,包括网络拥塞、频谱资源不足和MTCD自身资源受限等。针对这些挑战,本文对机器类通信场景下的资源管理方面进行了研究,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也与日俱增。高速和大容量信息传送需求使得光电片上集成成为信息领域值得期待的发展前景。光源集成在芯片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包含诸多方面,包括器件的大小、器件与器件之间的耦合效率、器件产生的信号特性等。本论文针对以上问题做出相关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另外,GaN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它有3.4e V的禁带宽度,属于宽禁带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具有产生蓝紫光的独特优
在通信领域内,由于半导体激光器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好等优点已经成为光纤通信中的核心器件之一。许多性能优良的半导体激光器在光通信、照明、光电传感及光存储等领域应用广泛。尤其是氮化镓(GaN)基半导体激光器,由于GaN具有很多硅材料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具有高效率、高亮度、高稳定性等诸多优点,是高频、高压、高温和大功率应用的优良半导体材料,所以由GaN基材料制备的半导体激光器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本论文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实际工程需求,微波器件逐渐小型化,集成化,尺寸已经达到了纳米级,而器件越小,其对于温度的敏感度就越高,因此电磁热效应对于此类微波器件的性能影响就越为显著。随着微波电路日益复杂,传统的计算电磁学数值算法的求解效率和精度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因此一种高效高精度的分析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提出一种以有限元算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为基础,结合区域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