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是利用介质阻挡放电方法脱除污染物的核心实验装置。通过对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的结构进行优化,可以提高反应器对污染物的脱除效率,同时可以降低电耗。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判断反应器优劣的评价方法:即电子平均动能与电子数密度是判断反应器优劣的主要参数。然后采用一维流体模型,对同轴电极反应器的结构进行简化分析,利用MATLAB编程,通过求解流体连续性方程和电流平衡方程,得到反应器内的电场强度与电子数密度的时空分布。通过比较电场强度与电子数密度,也就可以判断反应器的优劣。通过逐个改变反应器结构参数(外加电压幅值、电源频率、介质材料、介质层厚度、中心电极半径、放电间隙)来研究该参数对反应器脱除污染物效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外加电压幅值越大,越有利于污染物脱除;电源频率对脱除率的影响是非线性的;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越大,对污染物的脱除效果也就越好;介质层厚度可不作改动;中心电极半径越大,越有利于脱除污染物;在保证气体脱除效率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加放电间隙的长度。最后针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实验。在本课题组搭建的实验台上,进行脱除NO的实验研究。分别研究了气体流量(6.3L/min和10.5L/min)、放电频率(10kHz和20kHz)、放电间隙(7.5mm和5mm)等参数对NO的脱除率的影响。通过该实验验证了模拟的正确性。本文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反应器对污染物的脱除率以及反应器的工业化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