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重整装置预处理系统腐蚀与工艺防护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l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兰州石化公司催化重整装置设计原料为青海、长庆和北疆原油为常减压原料的石脑油组分,装置开工后,特别是近几年,其原料中硫含量、氯含量较设计值大大提高,装置的腐蚀问题,特别是预处理系统的腐蚀问题日益突出,造成装置非计划停工检修的次数和设备、管线更换的频次增加,增加了装置的成本,严重影响了装置的安全、长周期运行。   装置原有的腐蚀防控手段较为简单,难以遏制由于腐蚀介质含量增加引起的腐蚀加剧。本文通过对预处理系统原料以及低温部位的水样分析,确定引起腐蚀的介质主要为硫和氯,通过对腐蚀严重的塔(C102)顶部馏出线、离心泵(P107)叶轮以及回流阀阀芯的腐蚀产物分析,讨论各部位的腐蚀形态及腐蚀成因。为了有效控制预处理系统的的腐蚀,采取了一系列工艺防护措施。   为解决直馏石脑油的氯含量高给装置带来的腐蚀和堵塞问题,装置新增脱氯工艺,以脱除加氢反应后所产生的无机氯化物。首先在实验室对三种脱氯剂进行性能测试,测试不同的温度、空速以及原料氯含量对氯容的影响,找出合适的脱氯剂引入装置进行工业应用。   为了解决预处理单元拔头油硫含量高和氯腐蚀的问题,将重整原料预处理单元改为先加氢,再蒸馏脱水,后拔头的全馏分加氢流程,使预处理系统的腐蚀集中到预加氢工序中,从而缓解了预分馏工序的腐蚀。   流程改造之后,腐蚀前移至加氢精制和蒸馏脱水工序,为了降这些部位低温系统的腐蚀,将HFY-103缓蚀剂引入装置进行的工业实验。首先,在实验室对该缓蚀剂进行性能测试,测定其在盐酸溶液中的缓蚀效果,在随后的装置工业试验中,通过对注入缓蚀剂前后水样中pH值、铁离子含量、氯离子含量的检测,确定该缓蚀剂对预处理系统低温部位的缓蚀效果。  
其他文献
在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博物馆内金属文物由于大气中腐蚀性气体造成的损失得到广泛的关注。本课题主要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常见大气污染气体对金属铜、银的初期腐蚀行为,并
本文以N-乙烯基甲酰胺(NVF)、丙烯腈(AN)、丙烯酰胺(AM)为单体,通过反相乳液方法制备了NVF-AN共聚物(PNA)及NVF-AN-AM共聚物(PNAA),经酸性水解反应相应制得均含有阳离子化五员
人干扰素融合蛋白作为长效干扰素的一个成员,在延长干扰素体内的半衰期,达到长效的抗病毒、抗肿瘤、抗增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干扰素与IgG-Fc片段的融合蛋白(IFNα2b-Fc)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