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传统地方戏剧服饰研究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679876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中国戏曲舞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山西戏曲出发,对具有代表性的被称为山西“四大梆子”的晋剧、蒲剧、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加以论述,特别讨论了具有历史悠久的、中国古老民间的、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之一的山西蒲剧戏曲艺术与其服饰的发展,同时探讨了蒲剧中极深的艺术文化价值与其对戏剧服饰发展的影响。本文还从现代视角审视了一个地方性剧种,在数百年的发展演变中逐渐走向成熟、独立,发展的过程,讨论了极具意义的山西地方戏曲服饰的四大特性——程式性、可舞性、符号性、装饰性。简述了蒲剧服饰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历程,随着剧目的增加、戏曲人物的不断丰富,其戏剧服饰也越来越丰富多彩,综述了戏曲舞台服饰的文武官阶与服装形制的对应表现形式。通过对山西省河津市小梅花蒲剧团的实地调研,采访剧组成员、当地文化代表人士,并跟踪戏剧团的剧目表演研究其服饰文化出处,剖析了现代蒲剧艺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当代蒲剧服饰的艺术形式及工艺特征。着重从山西地方文化的特点、山西戏剧服饰的发展、山西地方文化对蒲剧服饰发展的影响等三个方面研究了蒲剧服饰的初步起源及其服饰发展变迁。并对蒲剧传统服饰的基本形制、色彩与面料、具有代表性的蒲剧传统服饰图案纹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揭示了明清时期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也述及由于封建社会服饰的形态和舞台表演的需求,在中国诸多戏曲服饰方面显示了许多共同形态和结构特点,一些资料可以明确显示他们都是源自于明清服饰。本文结合服饰的传统美法则、蒲剧传统服饰中“程式化”及戏曲服饰的可舞性原则、蒲剧传统服饰的现代美体现等诸多方面,论述了蒲剧传统服饰设计的理念,并进行了蒲剧服饰传承设计,特别对部分戏曲服装的装饰效果和形制款式结构的对应方法进行了实践。
其他文献
分析了现行的硝酸铵生产和料浆工艺、干粉工艺改性硝酸铵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1种新的生产方法。经工业化试验和实际生产结果表明,改造路线的技术方案是可行的,解决了改性剂的
癫痫特征的自动检测在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综合小波变换、非线性能量算子、特征提取和神经网络等技术,提出了一种癫痫棘波检测系统,充分发挥各技术的优点,在对真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的流动性也加快了很多,大量的人口聚集到城市社会,这无疑加重了社区建设和社区沟通的难度;面对社区建设与社区沟通的困境,采用新的传播技术成为突破困境的一种选择。在信息技术新时代,社区微信的出现,不仅成为社区工作者的好助手,还成为连接社区居民的桥梁,成为社区建设中的重要力量。本文旨在研究社区微信在社区中传播应用,探究社区微信是如何作用于社区的,以及
自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恢复发展开始,社会工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新时代,我国出现了很多新的社会问题,社会工作因为其专业性和科学性,在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工作在创新社会治理,参与精准脱贫方面也开始发挥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工作压力大、流动性大、工作倦怠却成为社会工作行业常见的现象,有学者开始对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展开了研
作为一类重要的特种高分子材料,共聚聚芳醚因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在航空航天、船舶舰艇、电子电气、机械化工、轨道交通等军事国防及民用高新技术领域已获得应用。作为结构材料使用的共聚聚芳醚,具有突出的力学性质与耐热性能,但其加工难度较大,成本较高,目前主要应用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开展该类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特别是拓展其作为特种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提升其附加值,对促进共聚聚芳醚的可持
目的:主动脉瓣二叶畸形患者常合并主动脉瓣功能异常、升主动脉扩张、动脉瘤等并发症,甚至发生主动脉夹层,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和死亡率。既往研究显示主动脉瓣二叶畸形合并升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