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体操的动作包括身体动作和器械动作,如果只有身体动作而缺少器械动作,成了“地毯上的舞蹈”;而仅有器械动作却没有身体动作又成了“地毯上的杂技”。艺术体操器械动作的合理运用是唯一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的最根本的“种差”,也是衡量运动员技术水平、成套动作编排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内现有的教科书中,对艺术体操器械动作运用最形象描述仅限于:“器械是身体的一部分”,“器械是手臂的延长”,“器械要与身体动作结合”。这种简单的抽象性的描述不能全面地概括器械与身体的关系以及器械运用的规律。技术发展的实践证明,把器械看作身体的一部分,仅仅是指在完成器械的“摆动、绕环”时的要求。现代艺术体操器械动作的发展已远远超过了“摆动绕环”的初级阶段,各种脱手的抛接、除手以外身体其他部分的运用器械以及器械熟练性与惊险性的出现,使得器械动作与身体动作的关系愈来愈复杂多变。 本文通过对1996、2000年奥运会个人单项前8名选手64套动作、1994(圈操)、2001年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个人单项决赛前8名选手40套动作进行图像解析;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冠军赛和第九届全国运动会、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临场调研;5届国际评分规则的研究;国内外关于艺术体操器械动作研究成果的阅读分析;对所获资料进行逻辑分析,数据处理。得出以下结论: 1.艺术体操器械动作的运用和发展受制于评分规则。 2.艺术体操器械动作运用的总趋势向“多样、熟练、惊险”的方向发展,并在与身体动作的结合中,呈现多样化、超难化、器械数量增多的结合模式。 3.抛接器械成为五项器械动作中最重要、最复杂、运用最广泛的共性动作,熟练准确的抛接技术是衡量运动员器械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4.各项器械动作运用的规律是指导成套动作编排的重要依据:—绳操:过绳跳、转动和形式多样的抛接与跳难度形成稳定搭配;转动、8字动作与平衡难度形成稳定配合; —圈操:各种熟练性抛接、跳时结合身上的长滚动作是跳难度获得特殊艺术价值加分的优势动作; —球操:柔和流畅的身上长滚球是柔韧和波浪难度动作的首选; —棒操:摆动、抛接器械是跳难度的常见搭配,不对称抛接独领风骚;小五花、不对称动作是平衡难度所结合的器械动作的首选; —带操:蛇形或螺形是转体难度的最佳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