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后左心功能对比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老龄人群在持续增长,这类人群的心脏外科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本研究旨在评价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左心功能的近期疗效,评估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以对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从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地选取自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我院行心脏瓣膜手术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对患者术前术后1周、3月和1年的心功能分级(NYHA)和超声心动图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包括左心室舒张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以对比研究评价治疗效果;并统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围手术期的死亡率。结果:行心脏瓣膜手术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共计152例,其中男性118例、女性34例,年龄从41-77岁,平均为(61.53±7.14)岁。其中含有退行性瓣膜病76例、风湿性瓣膜病60例、先天性瓣膜病13例及其他类型瓣膜病3例;全部患者手术中使用人工机械瓣膜94例,人工生物瓣膜25例,平均移植血管桥(1.69±0.79)根。患者心功能分级(NYHA)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手术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对比显示:不同时间点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SD)均有显著降低(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有明显增加(P<0.001),不同指标在不同随访时间点的多重比较发现,术后心功能情况要明显优于术前。年龄、性别和冠脉搭桥支数对LVEF的改善无统计学差异。住院期间出现死亡患者10例(6.58%);合并并发症患者共47例,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缓解,患者顺利出院。结论:心脏瓣膜手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心脏瓣膜病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目前最重要且有效的治疗方法。认真执行良好而全面的术前评估,术后针对患者病情合理使用心血管活性药物,对并发症的及时处理,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预后。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近期疗效值得肯定,但远期疗效仍需更为全面的评估。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人持续性 G 病毒Ⅱ型(Human pegivirus type 2,HPgV-2)是 2015 年由美国Kapoor等人首次发现的一种经血液传播的正链RNA病毒,HPgV-2主要与丙型肝炎病毒HCV共感染,尤其是在丙肝合并艾滋病(HCV/HIV)人群中感染率更高。该病毒与HCV基因组特征相似,但分子进化分析显示为黄病毒科持续性G病毒(pegivirus)属的一种新病毒,为与人持续性G病毒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与传统的有机荧光染料相比,量子点具有量子产率高、比表面积大、抗光漂白、荧光可调和水溶性好等优良的光学性能,使其成为更优越的荧光材料,并在分析检测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本论文主要采用水热法制备高荧光性能的半导体量子点、碳量子点和黑磷量子点等荧光量子点,研究他们的结构特征、荧光性质等,并构建相应的荧光传感方法用于铜离子(Cu2+)、α-葡萄糖苷酶以及谷胱甘肽(GSH)的含量检测,揭示荧光量子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