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aya模型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碳排放分析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k213071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不争的事实,低碳经济应运而生。而旅游业作为一门综合性经济产业,其对气候、环境的影响已日益引起全球国际机构与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其中关于旅游业碳排放测算的问题更是近年来各国旅游学术界追逐的研究热点。探明区域旅游业碳排放量及其驱动因素可为其低碳旅游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采用“自下而上”的研究思路,利用kaya等式及其算术分解技术方法,从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活动三方面估算与分析该区域旅游业能耗与碳排放状况。结果表明:(1)2012年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总能耗为44.5PJ,二氧化碳排放量为5.2Mt。三大主体部门旅游交通、住宿与活动能耗分别占全部旅游能耗的85.8%、8.8%及5.4%。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占全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85.6%、11.9%及2.5%。从中可以看出,旅游交通是该区域碳排放量的主要来源。(2)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部,各地能耗与碳排放量并不均衡。在经济发展较好,旅游资源丰富,接待游客量大的地区,其能耗与碳排放量较高。九江市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点发展城市,其能耗与碳排放量最高,2012年分别达到8.2PJ与0.97Mt。紧随其后的是南昌市、吉安市,能耗及碳排放量最低的是新余市,2012年分别为1.74PJ与0.2Mt。(3)总体上,2009-2012年间,各主要地级市的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总量呈不断增长趋势,仅上饶市2011年有4%的下降,鹰潭市年均增长率最大,分别达28%和27%,而新余市旅游业的年均增长率则最小,分别为19%和18%。南昌市、景德镇市、九江市、抚州市、宜春市及吉安市的旅游业能源消耗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7%、22%、25%、21%、26%、19%及25%,对应的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增长率则分别为27%、22%、24%、21%、25%、19%及24%。这表明: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而言,旅游业虽然是低能耗的产业,但其影响仍然不可被忽略,因为其年均能耗量和碳排放量在不断增长。即,旅游界,尤其是旅游交通方面,极需探寻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4)在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碳排放的主要因子中,旅游业的人口效应对旅游碳排放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其次是能源强度效应,经济规模效应对各地的影响差别较大,而碳强度效应的作用不明显,这四者对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碳排放的累积贡献分别达到71%、25%、-1.8%及5.2%。因此,为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的低碳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加大低碳旅游宣传力度、提高游客的低碳旅游意识;②积极进行旅游企业节能减排技术的升级改造,以提高其能源效率,降低强度。尤其要重视在旅游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如开发清洁能源以代替传统交通工具的燃油等;③政府应积极扶植旅游业向低碳化方向运作,制定相关的法规及奖惩措施,规范旅游碳排放行为。只有在旅游利益相关者共同实施节能减排的努力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的低碳化发展才能实现。
其他文献
创新创业的理论与实践在全球呈交织发展之势,其中知识创业尤其受到关注。与农业时代倚重土地要素、工业时代倚重资本要素不同,知识创业是知识经济时代倚重知识要素的一种新兴
冬枣营养丰富,但是常温下不耐贮藏,导致其供应期短,因此,研究冬枣采后的病害防治对于延长鲜果供应期、提高采后收益尤为重要。采用离体试验法分离筛选对冬枣采后浆胞病菌具有
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为了落实评价的精神,为了提高学生的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强是一个长期困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难题,究其根本原因,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说得多,做得少,且理论教学"高、空、远"没有真正确立"以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