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危机、环境危机以及生态危机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探索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尤其是美国在其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过程中,于20世界70年代逐渐形成一种能源管理的绿色高效机制,即合同能源管理。此后,合同能源管理在美国得到广泛推广及成功实践,与此同时,以合同能源管理为主要运作模式的节能服务公司也不断走向产业化,如今已经成为美国的一个成熟产业。当前我国面对严峻的能源供需矛盾,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加快EPC的推广应用,将有力促进我国节能产业的发展。我国”十二五”规划对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问题高度重视,并将节能环保产业列为七大新兴产业之一,其重要性被提到了战略的高度。2013年后半年,我国国务院批准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中提出,合同能源管理将成为节能环保产业在市场化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运作机制。在多方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我国ESCO取得了快速成长,但总体上节能服务产业还存在产业规模较小、发展水平较低的特点,不利于我国节能工作的快速顺利进行。本文首先对企业竞争力理论和节能服务产业相关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分别从企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以及EPC的运作过程两个方面探究影响我国ESCO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构建评价ESCO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36家节能服务产业的上市公司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得出4个公共因子,分别代表ESCO的资源优势、经营能力、发展能力及创新能力,并通过SPSS软件计算各公司公共因子得分及竞争力综合得分,对目前36家上市ESCO的竞争力进行排名。结果表明,可以将36家ESCO的竞争力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划分4个梯度,并根据各ESCO的公共因子得分情况将ESCO分为资金依托型、市场依托型和技术依托型三种类型。最后,提出增强我国ESCO的竞争力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