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日两国民族矛盾上升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各种民族主义思想应运而生,并呈现纷繁复杂的特点。以胡适、蒋廷黻为首的一群知识分子创办《独立评论》,针对国内处时局发表意见,表达了知识分子的国家关怀,而蒋廷黻因其低调抗日及新式独裁论等主张,为时人乃至后人所诟病。但通而观之,蒋氏作为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其民族主义思想对当时中国处理民族矛盾影响甚深,对于抗战胜利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在蒋廷黻的政治与学术生涯中,民族问题几乎始终伴随。其发表于《独立评论》等刊物上的文章,有涉及对民族主义一般地位及关系原则的认识,也有涉及策略性的内容阐述。通过对这些言论的分析,对认识蒋廷黻20世纪30年代的民族主义思想将有所裨益。 蒋廷黻民族主义思想内容涉及广泛,为更清晰地解读其思想,本文主要以蒋氏在《独立评论》的言论为主要分析对象,对蒋廷黻民族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形成原因及其特点作一分析。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分析蒋氏民族主义思想形成原因。笔者认为其民族主义思想形成主要受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其独特的人生经历,二是当时动荡的社会背景,三是受相关理论的影响。纵观蒋廷黻的一生经历,可知其民族主义思想的产生并非偶然。他生于湖南邵阳,自幼深受湖湘文化“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少年时代留学美国,其十一年的留美生涯,让他对民族主义思想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而1930年代以来迫切的民族危机,则成为其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催化剂。因此,蒋氏独树一帜的民族主义的产生,有着其必然的历史根源。 第二部分讨论蒋氏民族主义思想主要内容。蒋廷黻主要通过四个方面来表达其民族主义思想:一是低调抗日论,二是国联外交观,三是倡导中苏复交,四是新式独裁论。蒋廷黻的民族主义思想主要围绕外交和内政两个方面,这也源于当时内忧外患的局势。对外主张互利合作,团结一切,对内则主张武力统一。 第三部分尝试对蒋氏民族主义思想作一评价。蒋廷黻的民族主义思想以开放合作的立场为显著特点。并始终将追寻中华民族的统一富强为最终目的,但也有其历史局限性,主要在对帝国主义本质的认识和民众在历史中发挥的作用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