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视域下布洛赫乌托邦精神研究

来源 :西安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gfeng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恩斯特·布洛赫,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的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家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最具独创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布洛赫还是20世纪对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做出过重大创新的思想家。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相对活跃的时代,布洛赫通过其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希望哲学思想,使形而上学重新成为真理与现实,其乌托邦哲学的文化影响力遍及众多学科,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初,西方世界的文化危机日益加重,主要表征为人的物化和异化现象、工具理性消解价值理性及现代性的危机。这种危机的实质是乌托邦精神的衰退和消解。基于这种现状,布洛赫认为西方文化正在走向消亡。同时,他也在努力寻求摆脱这种困境的路径和方法——这就是对乌托邦精神的唤醒。乌托邦精神的觉醒主要体现在人超越性的维度之中,这种超越性也直观体现在对乌托邦世界的未来期望中。他认为只有超越死亡,超越历史的终结,我们才能在与世界的对立中生存。本研究基于现代性的视域,在运用多学科综合研究法的基础上,系统整理并研究了学术界关于布洛赫乌托邦精神的相关成果。本论文的篇章结构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描述了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研究思路及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重点、难点、创新点等方面的问题。第二部分是关于现代性理论的综述,主要阐述了现代性的内涵及影响,分析了当今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明晰了当今时代由于现代性的弊端所带来的种种后果和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第三部分论述了现代性视域下对布洛赫乌托邦精神的解读,包括乌托邦精神的理论来源、时代背景,解读了布洛赫乌托邦精神的文化意蕴、价值诉求,分析了布洛赫乌托邦精神的核心内涵,即找回自我、变革世界、超越死亡,走向永恒,论证了唤醒乌托邦精神的方法。布洛赫认为通过走内在道路、外在道路及内外道路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唤醒人的乌托邦精神,以达到人内在与外在的统一。第四部分是关于现代性视域下乌托邦精神的启示,重点解读布洛赫的乌托邦精神对于化解现代性危机的重要意义,反思当代西方社会因乌托邦精神消解及技术工具理性泛滥所带来的诸多社会性问题,明确在当今时代唤醒乌托邦精神的必要性。第五部分是结语。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所谓的乌托邦精神,其实质体现了人的自我救赎,对理想的追求,是一种超越的维度。这种精神应一直存在于每个个体的内心,是人类精神完满的表征。因此,对于布洛赫来说,寻求一条解决当前西方社会文化危机的有效途径,使人从现代性的困境中解放出来,是其理论研究的主要目标。本研究基于现代性的视角,通过研究和解析布洛赫的乌托邦精神,指出唤醒人内在的乌托邦精神的重要性,它在我们为现实世界而困惑的时候指出了另一条道路,具有丰富而重大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文章通过采用一定参数、用湿磨物理方法得到的粉煤灰(湿磨参数:球料比5:1、粉磨时间20min、水料比0.7:1),以掺普通二级粉煤灰为基准混凝土,研究了该种方法得到的改性湿粉煤灰
为了探讨青粗饲料类型对种鹅繁殖性能的影响,将900只健康母鹅和180只公鹅随机分为6组,每组150只母鹅和30只公鹅。每只鹅提供精饲料200 g/d。1、2组为处理一,每只提供青贮饲料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核心。宪法能否贯彻实施,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安定和全面发展,宪法实施监督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法治国家的重要制度之一。宪法实施监督是对宪
行政诉讼人权保障功能是行政诉讼的一项重要功能。行政诉讼人权保障这一功能是行政诉讼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人权入宪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宪法是根本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文章就PVC塑合条形隔墙板施工技术在目前国内的运用前景及优势做了一些解析.
“民族主义”是近年来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同时又是民族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冷战结束前后,以苏东剧变为开端的二十世纪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对国际秩序产
非婚同居伴随着人类发展,文明进步进入人们的视野。20世纪60年代,非婚同居率先在西方国家出现并迅速蔓延开来。面对这一不可规避的社会现象,西方国家的立法态度从反对逐渐转
释明权制度起源于德国,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当事人诉讼行为存在瑕疵、难以表达当事人真意时,法官以法定方式在法定范围和限度内提醒和启发当事人矫正其诉讼行为,以弥补当事